云南:打造中药材产业新高地


来源:中国粉体网   青黎

[导读]  云南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中国粉体网讯  云南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2024年云南省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72.8万hm2,是全国中药材种植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道地药材主产区,明确提出“把云南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世界一流的现代产业”和云南的第二个“烟草型”支柱产业。云南现有中药资源8875种、占全国近一半;全国300种常规种植品种,云南占一半以上;全国5000多个品种的中成药,70%以上使用云南原料;全国40种大宗药材,云南占1/4。


据《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预计到2027年云南中药材产量达150万t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让云南成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库。


此外,云南有悠久的民族医药文化,彝族、白族、哈尼族等众多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云南的三七、灯盏花、滇重楼、云木香、草果、云茯苓、砂仁、石斛、白及、美洲大蠊等中药材占全国市场供给量的50%以上。


云南道地药材品种


云南道地药材名录(2024版)中药材在食品药品和健康产品等领域中应用最广的有14种,分别是三七、天麻、云茯苓、滇黄精、红花、草果、白及、石斛、薏苡仁、滇橄榄(余甘子)、生姜、花椒、丹参、大花红景天。滇重楼、铁皮石斛、砂仁、紫皮石斛、黄连、八角、杜仲、黄柏、桔梗、姜黄、天冬、三七花、诃子、胡椒、芦荟、升麻、鱼腥草、肉桂、佛手、木瓜、香橼、何首乌、女贞子、小茴香、益母草、栀子、小红参(茜草)、麝香、鹿茸等29种是云南发展中药材产业更加具有优势的道地药材。


云南建成的中药材GAP基地及趁鲜加工中药材品种


中药材产业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独具优势的产业之一。GAP是中药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是保证中药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促进中药标准化、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从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查询,根据云南省中药材GAP基地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云农绿〔2023〕5号),云南现有三批共26个GAP基地通过评价,面积共计1042多hm2,覆盖8个品种,分别是白及、美洲大蠊、三七、重楼、红花、灯盏细辛、茯苓、当归,GAP基地覆盖8个州市,下一步将努力实现中药材GAP的优质优先和优质优价,助力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为云南第二个“烟草型”支柱产业。


开展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具有提升药材加工水平、确保药材质量安全、降低生产物流成本等优势,有利于中药质量的追溯管理。目前有23个省区市发布了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目录,累计发布趁鲜加工中药材品种485个(含重复品种),云南有12种,分别是三七、天麻、白及、重楼、桔梗、黄精、秦艽、黄柏、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流苏石斛、干姜。中药材追溯体系对中药材质量的安全有效、信息化监管、促进中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云南已建成“云南省中药材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可实现对中药材种植—生产—流通的全程动态追溯和监控,并实现可视化。


云南中药材国际标准制定情况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以国家标准为核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国际标准相互补充的格局。中医药由于缺乏国际权威的标准,严重制约中医药学在国际医学领域的发展。在ISO网站的Technical Committee: ISO/TC 249 ICS:

11.120项下统计,截至2025年2月底,国内有48种中药材在种源、性状和理化指标等方面制定了ISO,其中产自云南的中药材有16种。


云南中药材的ISO


平台化建设赋能中药研产销


(1)打造“云药追溯”平台。为了做好中药材溯源,把握中药材质量大关,云南省自主搭建了“云药质量追溯平台”,将种植、加工、存储、销售全过程闭环溯源,通过编码技术(二维码、数字码、条形码)实现了正向追溯和反向追溯。同时,平台也获得了国家中央追溯平台的认证授权。


(2)研发平台建设赋能中药材发展。云南省是第一批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省。云南省与中药材产业相关的科研创新机构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中央驻云南医药研发单位、中药研究机构等;另拥有许多中药材科技创新平台,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文山三七研究院等国内著名的研究机构。


(3)科研成果转化陆续落地。云南白药集团研发的白药气雾剂、白药牙膏、白药胶囊等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功驯化野生独蒜兰,实现每年1500万株种苗的生产能力,2023年云南独蒜兰产值达到4亿元。近年来,云南整合高水平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中医药企业资源,加大中医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4)民族药研制品种数位居全国各省份之首。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发布信息显示,该院先后完成65个中药民族药品种对照药材研制工作,其中首次研制品种36个,均以“国家药品标准物质”正式发布,民族药研制品种数位居全国各省份之首。


(5)云南省各州市持续出台政策鼓励中药材产业发展。例如,《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云南省财政支持中药材产业若干政策措施》等。


参考来源:

张娇,杨鹏等.云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太平洋证券:“链主”企业带动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作者:青黎

总阅读量:816816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