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元大项目到期终止!涉及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氢储能等


来源:中国粉体网   乔木

[导读]  万润新能表示,本次终止投资项目是公司结合市场环境、公司发展战略以及实际情况所做出的审慎决定,充分考虑了外部市场变化与内部资源优化的双重需求。

中国粉体网讯  7月14日晚,万润新能发布公告,公司与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于2023年7月签订《投资意向书》,计划投资人民币约50亿元,在武汉市青山区建设武汉研发技术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氢储能等关键材料的研发及量产。


鉴于《投资意向书》有效期2年已届满,且该项目至今尚未开展,后续暂无进一步的开展计划,经双方沟通确认,该项目到期后自动终止,不再另行续展。


万润新能表示,本次终止投资项目是公司结合市场环境、公司发展战略以及实际情况所做出的审慎决定,充分考虑了外部市场变化与内部资源优化的双重需求,旨在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保障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会对公司现有业务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亦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战略收缩并未影响万润新能对前沿技术的储备——其2024年年报显示,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领域的研发仍在持续推进。


在固态电池领域,万润新能作为头部正极材料供应商,紧跟固态电池行业发展需求和战略客户量产节奏,已在固态电池环节价值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进行发力布局。


正极材料方面,公司不断进行材料结构和工艺优化,提升磷酸铁锂产品的压实密度、倍率性能、充放电比容量等技术参数,以充分满足未来固态电池对正极材料的需求。公司已申请多项与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材料包覆技术相关的专利,部分技术可服务于固态电池的材料需求,有助于改善其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接触。同时,公司在高镍三元、富锂锰基等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方面已有研发布局,以匹配固态电池对高电压窗口和长循环寿命的要求。公司预计未来将进一步配合下游客户的固态电池研发需求,定制化开发正极材料,保持与行业头部电池企业的技术协同。


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目前已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知名高校联合开展聚合物、氧化物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研发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公司将持续进行相关布局,为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和工程应用提供支持,进而丰富公司在锂电行业的技术储备。


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目前,公司已布局研发聚阴离子类型化合物、层状氧化物类、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部分型号已实现数百吨出货,被广泛应用于储能或启停电源领域。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产品结构设计、工艺优化、离子掺杂等措施进行了产品的持续迭代,已成功研制出更高压实密度的钠电产品,正在进行客户验证。


参考来源:万润新能官网、2024年年度报告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乔木)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