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股份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联合国UN38.3标准认证!


来源:中国粉体网   苏简

[导读]  德尔股份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联合国UN38.3标准认证

中国粉体网讯  2025年7月初,德尔股份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联合国UN38.3标准认证,同时完成海运、空运危险性鉴别,标志着固态电池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也标志着公司固态电池具备向全球客户交付的资质。


图片来源:德尔股份


UN38.3认证是联合国针对危险品运输专门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锂电池运输安全标准,全称为《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第3部分38.3款。该认证主要针对锂电池的安全运输,旨在确保锂电池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问题。


在热箱试验方面,要求将锂电池样品置于热箱内,以特定升温速率从环境温度升至70℃并保持10小时,再以一定速率升温至130℃并保持10小时。若试验过程中电池未出现热失控、起火、爆炸等情况,判定为通过该试验。大量试验数据表明,在此条件下,符合标准的锂电池能够保持稳定状态,而不符合标准的锂电池可能会出现上述危险情况。


过充电试验规定,对锂电池以1.2倍额定充电电流和1.25倍额定电压进行充电,直至达到规定的充电时间或电池出现异常。据统计,在众多过充电试验中,通过该试验的锂电池在后续实际使用中,因过充电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极低;而未通过试验的锂电池,在实际使用中一旦遭遇过充电情况,发生起火、爆炸等严重事故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强制放电试验要求将锂电池与外部电阻连接,以特定方式进行强制放电。试验数据显示,通过强制放电试验的锂电池,其内部结构和性能在极端放电情况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引发安全隐患;反之,未通过试验的锂电池在类似极端条件下,可能会出现电池鼓包、漏液甚至起火等问题。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不同,德尔股份固态电池采用创新固态电解质体系,解决了液态电解液泄漏、热失控等安全隐患。根据测试报告显示,该电池在高度模拟、温度试验、振动、冲击、外部短路、撞击/挤压、过度充电、强制放电等环节均顺利通过相关测试。


具体的,德尔股份研发的固态电池技术,采用氧化物复合电解质,具有较好的离子传导率和高温特性;制造过程采用成熟的涂覆工艺,无需高温烧结或高压压制,流程简单易于批量生产。


据了解,2025年年初,德尔股份位于上海的固态电池试制线顺利完成样品试制准备工作。目前德尔股份具备各类样品的试制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需求以及不同的技术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制相应的方案。


信息来源:德尔股份、《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网络公开信息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