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兀盾膜科技:陶瓷膜还能这么搞!


来源:中国粉体网   空青

[导读]  兀盾膜科技:重新定义陶瓷膜

中国粉体网讯  陶瓷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耐化学性、过滤精度,上世纪40年代由颇尔博士于曼哈顿计划发明,经过70余年发展,应用领域由核电、军用、航空航天逐渐向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民用领域拓展。


然而,传统陶瓷膜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忽视的“痛点”:脆性易碎的特性,让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面临较高的损坏风险;高渗透阻力,导致处理效率低下,增加了生产成本;抗污染能力弱,使得设备需要频繁清洗和维护,影响了生产的连续性。这些问题一直制约着陶瓷膜的应用场景及发展前景。


新兴陶瓷膜+动态错流过滤技术

破解行业痛点


碟式陶瓷膜是一种新兴的陶瓷膜构型,具有盘式的外部形状,内部有弧形的清液渗透通道,分离层在碟式陶瓷膜的外表面。渗透液通过陶瓷膜表面的分离层进入内部的渗透通道,通过中空的中心连接轴将渗透液汇集并排出。装载的碟片陶瓷膜可实现多片集成,装填密度大、体积小。


碟式陶瓷膜片随电机带动的高精轴一起旋转,在膜表面产生高的流体速度进而产生强剪切作用,形成动态错流过滤。动态错流过滤使料液同质化而缓解浓差极化现象,动态产生的剪切应力、离心力防止膜表面的污染层堆积。因此,碟式陶瓷膜的旋转模式可提供高的膜面流速,并采用低的跨膜压差过滤,能有效控制和延缓膜面污染。


江西兀盾膜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兀盾)专注于动态错流过滤技术的研发,是国内大型碟式(旋转)陶瓷膜生产商,兀盾膜科技推出自主研发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系列陶瓷膜及其装备,其精度、节能、降耗等显著优势,已经在球形氧化硅、球形氧化铝、纳米碳酸钙石墨等超细粉体项目的固液分离工序得到应用。


核心部件——碟式陶瓷膜



碟式陶瓷膜膜片及组件


陶瓷膜片外侧为膜层,中间为龙骨层,龙骨层设有更助于流体运动的特殊通道。盘片成膜工艺采用了第三代涂膜法,膜层均匀细致,极低的表面粗糙度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物堆积。基于特殊整体工艺,碟片能承受更高的负荷。它平衡了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最小流体限力的要求。高精度的平面标准确保了低振动和在旋转系统中使用的长寿命。


在粉体处理方面,球形氧化硅、球形氧化铝生产工序中,化学合成(如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反应后的溶胶或分散的纳米颗粒悬浮于液相中会形成高分散性浆料,碟式陶瓷膜优势明显:

  • 碟式陶瓷膜可把浆料最高浓缩至固含量(65%-70%),大大节约洗水量、能耗

  • 湿法分级或表面修饰也会形成浆料,经碟式陶瓷膜浓缩后,高浓度浆料在后期干燥中可显著节能。节水量至少可达50%以上,同时浆料温度波动小,减少粉体颗粒团聚

  • 独特的旋转加扰流的运行方式对浆料分散的效果具有一定益处。


硬核设备——智能稳定,广泛适配


1.从微型试验至规模化生产的全系列设备选型,设备全自动化运行,配备电导率仪或浊度仪在线监测,减少人工干预。


(1)0.1m2试验机(最小循环体积3L,用于高校或研究所实验室)



(2)0.5m2旋转陶瓷膜试验机(最小循环体积16L)



(3)2m2旋转陶瓷膜中试机(最小循环体积50L)



(4)30m2旋转陶瓷膜生产机(最小循环体积200L)



2.设备赋能,四大优势助攻高效生产


(1)性价比高:碟片陶瓷膜及设备生产源头企业,具有价格优势。

(2)质保承诺:整机质保(易损件除外)、膜片质保,客户使用设备更加安心。

(3)节能节水:粉体浆料最高固含可达70%,能够大幅节约洗水量和能耗。

(4)定制化服务:提供基于自研碟式膜的定制化设计服务,量身打造,确保设备能够完美融入客户的生产流程,实现高效运行。


关于兀盾膜科技


江西兀盾膜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兀盾)成立于2018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陶瓷膜系列产品。产品研发团队中教授5名、博士10名以上,现主要生产与销售碟式(旋转)陶瓷膜、管式陶瓷膜、从工艺设计、技术开发、成套设备制造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技术与硬件的协同创新和深度结合,兀盾膜科技未来将持续深耕膜分离领域,以更智能、更耐用的陶瓷膜有望在新能源材料制备、工业废水零排放、生物制药高值化等领域发挥更大效能,推动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空青)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9

作者:空青

总阅读量:367239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
欢迎登录中国粉体网
关闭
用户名:
密码: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还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