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江西兀盾:我国碟式陶瓷膜的探路先锋


来源:中国粉体网   山川

[导读]  世界第二家量产碟式陶瓷膜企业、国内第一家量产碟式陶瓷膜企业。

中国粉体网讯  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它是借助于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从材料特点考虑,陶瓷膜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及机械强度,因而成为苛性条件下最有效的分离介质之一。目前陶瓷膜在含油废水处理、化工及石化废水、纺织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放射废水处理等领域备受瞩目。


在之前,陶瓷膜根据组件的外观主要分为平板式陶瓷膜、管式陶瓷膜。旋转陶瓷膜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产品,具有高效、稳定、耐腐蚀、易清洗等优点,成为当前陶瓷膜领域的研究热点。


江西兀盾,向碟式陶瓷膜世界优先“冲锋”


碟式陶瓷膜具有飞碟式的外部形状,内部含有螺旋形的渗透通道,具有分离功能的膜层在碟式陶瓷膜的外表面。通过旋转获得膜间压力,渗透液通过膜表面进入到碟式陶瓷膜内部的渗透通道,然后通过中空的中心轴流出体系。



但是,碟式陶瓷膜的技术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碟式陶瓷膜具有复杂的形状,不要求具有飞碟式的外部形状,内部含有螺旋形的渗透通道且渗透通量只能在碟式膜中心开口,且为了满足旋转的需要,碟式膜还必须具有规整的外形尺寸和居中的重心,这大大增加了碟式陶瓷膜的制备难度。


此前,该技术一直被国外一家企业垄断。2018年,江西兀盾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开启碟式、管式、平板等陶瓷膜量产之路,尤其在碟式陶瓷膜方面勇担先锋,成功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成为世界第二家量产碟式陶瓷膜企业、国内第一家量产碟式陶瓷膜企业,其碟式陶瓷膜产品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污水处理、食品、化工等领域,深受市场欢迎。


据了解,目前该企业碟式膜的孔径实现20纳米至1000纳米可调,直径已能达到374毫米。


经典应用赏析——粉体浆料清洗、浓缩


在制备陶瓷粉体尤其是对纯度、粒度有较高要求的陶瓷粉体时,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等湿化学反应法是广泛采用的技术,但湿化学反应法也不是尽善尽美的。



以均相沉淀法制备球形氧化铝为例,该方法过程为晶核形成,然后聚集长大,从溶液中析出并最终形成的细小沉淀颗粒均匀的分散在整个溶液当中形成浆料,如果该浆料浓度较低,那在之后的干燥环节将带来高能耗。


此外,湿化学法制备的超细粉体存在强烈的团聚趋势,需要用有效的分离手段进行残留离子清洗。


江西兀盾的碟式陶瓷膜可把浆料最高浓缩至固含量(65%-70%),不但可以节能降耗,还能在解决粉体团聚方面起到极佳的效果。


陶瓷膜上机,高效分离设备就在这


0.1m2试验机(最小循环体积3L,用于高校或研究所实验室)



0.5m2旋转陶瓷膜试验机(最小循环体积16L)



2m2旋转陶瓷膜中试机(最小循环体积50L)



30m2旋转陶瓷膜生产机(最小循环体积200L)


关于兀盾膜科技


江西兀盾膜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兀盾)成立于2018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陶瓷膜系列产品产品,研发团队中教授5名博士10名以上,现主要生产与销售碟式(旋转)陶瓷膜、管式陶瓷膜、从工艺设计、技术开发、成套设备制造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技术与硬件的协同创新和深度结合,兀盾膜科技未来将持续深耕膜分离领域,以更智能、更耐用的陶瓷膜有望在新能源材料制备、工业废水零排放、生物制药高值化等领域发挥更大效能,推动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中国粉体网/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作者:山川

总阅读量:12756146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