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国外炭黑巨头,断腕求生,可模仿吗?


来源:中国粉体网   昧光

[导读]  炭黑供大于求,我国炭黑企业日子过得怎么样?导电炭黑这个小而美的市场能否提升企业利润?

中国粉体网讯 7月8日,欧利隆(Orion)公司宣布,计划在2025年底前,关停位于美洲和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多个工厂的3-5条炭黑生产线。

 

欧利隆工厂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orning Painter表示,此举是将维护资金集中用于性能更优生产线这一战略的一部分,同时对表现不佳的资产进行合理化调整。

 

公司未具体说明哪些炭黑产品或工厂会受到影响,但在声明中提到了轮胎应用领域。

 

Corning Painter称:“近期美国出台的关税、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以及这两个地区持续的轮胎产能投资,理应有助于扭转本地轮胎制造业份额下滑的局面。

 

根据欧利隆公司的财务报告,近几个季度其橡胶用炭黑业务业绩疲软,原因是北美和欧洲分别受到来自东南亚和中国的轮胎进口量增加的影响。

 

2025年上半年,我国轮胎产销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状态出口市场表现确实较为突出。

 

全钢轮胎、半钢轮胎出口量均有较为明显的涨幅,对于国内轮胎企业产销形成重要支撑。

 

轮胎贸易市场

 

 

但是轮胎出口的红利并不稳定,甚至是在缩减。

 

据测算,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钢轮胎产量在3.38亿条左右,同比去年微增,自2024年四季度开始,海外订单出现下滑,部分企业开工通过降负缓解库存压力,同时为提振销量,产品价格走低。

 

除了竞争惨烈的轮胎领域,国内的炭黑市场上,供过于求依旧是主旋律。

 

据卓创资讯预测,2025年1-6月份炭黑行业总供应量为366.42万吨,同比2024年上半年上涨18.47%;行业总需求量为309.37万吨,同比2024年上半年上涨4.27%。

 

轮胎市场竞争激烈,炭黑行业增长极在哪?

 

欧利隆资金集中用于性能更优生产线,指的是什么虽然不得而知,但2025年初,欧利隆曾宣布针对特种炭黑(用于锂电池添加剂)进行涨价。

 

目前新能源电池市场依旧火热,除了瞄准已经拥挤的轮胎市场,其实导电炭黑是更高附加值的选择之一。在众多导电剂中,导电炭黑应用最为广泛,而我国作为该产品的主要供应方却在高端产品方面未能完全突破。

 

导电炭黑呈黑色粉末状,颗粒细小且分散均匀,主流产品粒径在20-50纳米之间,高比表面积产品比表面积可达到1000-1500m2/g,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导电塑料及抗静电涂料等领域,导电性能优异。

 

常见的几种导电剂分类

 

 

通过多家机构对导电炭黑市场的判断发现,导电炭黑市场并不大,但需求增速高。

 

有业内机构曾预测,2024年全球/中国导电炭黑的需求量分别达到5.9/5.1万吨,同比增长31%/28%。

 

据业内某机构测算,在保守和极限假设条件下,1Gwh锂电池分别需添加导电炭黑34.5和50.8吨。保守情况下,2022和2025年导电炭黑需求分别是3.2和7.2万吨,三年复合增速为25.1%。极限情况下,2022和2025年导电炭黑需求分别达4.6和11.4万吨。

 

据业内另一家机构测算,2024年,我国导电炭黑产量约6.52万吨,市场需求量约7.14万吨,这一数值在前一家机构预测范围以内,也较为符合目前导电炭黑供需基本形势。

 

导电炭黑玩家少,价格也处于快速增长期,是一个小而美的市场。

 

目前导电炭黑头部企业数量并不多,仅有美国卡博特、法国益瑞石、日本狮王,以及国内的黑猫股份、永东股份等寥寥几家。

 

全球导电炭黑市场规模(亿元)

 

 

2022年全球导电炭黑市场规模约30亿,2025年将有望达到70亿元。从价格来看,导电炭黑价格是普通炭黑的9倍,2016-2020年,全球导电炭黑市场均价约在4-6万元/吨;2021-2022年,随着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和下游需求的爆发,导电炭黑的均价上涨至9万元/吨上下,而普通炭黑价格普遍在1万元左右,导电炭黑价格是普通炭黑的9倍,价格增长也是市场规模快速爆发的关键之一。

 

结语

 

你看好这个小而美的市场吗?

 

参考来源:卓创资讯、轮胎国际视角公众号、欧利隆、国海证券、产业调查科公众号、中邮证券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昧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作者:昧光

总阅读量:1327812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