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10月9日,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英裔美国科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与日本科学家吉野彰共同获得此奖,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3人将均分900万克朗(约合人民币650万元)的奖金。
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1922年7月25日在美国出生,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固体物理学家,是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发明人,锂离子电池的奠基人之一。
今年97岁的古迪纳夫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打破了2018年以96岁高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阿瑟·阿什金的年龄纪录。
人物简历
1943年,约翰·古迪纳夫在耶鲁大学获得数学系学士学位。
二战之后,约翰·古迪纳夫于195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2到1976年,约翰·古迪纳夫在MIT的林肯实验室工作,主要进行关于内存的材料物理研究。
1976年,约翰·古迪纳夫进入牛津大学任教授并作为无机化学研究负责人。
1986年起,约翰·古迪纳夫在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担任教授,继续从事能源材料的研究。
我想让汽车尾气从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
“I want to solve the car problem. I’d like to get all the gas [petrol] emissions off the highways of the world. I’m hoping to see it before I die. I’m 96 years old. There’s still time.” Delivered with an infectious chuckle, these words sum up what makes John Goodenough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 living legend in the world of batteries.
“我想解决汽车的问题。我想让汽车尾气从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我希望我死之前能看到这一天。我今年96岁,还有时间。”约翰·古迪纳夫笑着说道,很有感染力。这些话恰好总结了这位德克萨斯大学的学者何以成为了电池世界里的传奇。
54岁开始研究电池
54岁,很多人都开始计划退休后的生活了,这一年,约翰·古迪纳夫进入牛津大学,开始做电池。
57岁那年他找到了钴酸锂材料,从而解决了早期锂电池容易产生枝晶然后爆炸的问题。
64岁的时候跑去了德克萨斯,因为牛津有65岁强制退休的政策,所以他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科研到今天。
75岁的时候做出了新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这是一中既廉价又稳定的正极材料,至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使用占有很大比重。
90岁这年约翰·古迪纳夫开始研究固态电池,这是一种更先进的电池,不仅容量提升了,安全性也会大大提高。他同时也在思考如何用更廉价易得的钠来取代锂,做成钠电池。
97岁这年约翰·古迪纳夫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不知道他本人得奖时的心情如何,但是他为锂离子电池领域所做的贡献远不是一个诺贝尔奖可以说明的,他与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都被誉为“锂电池之父”,这个称号或许可以让大家意识到他们的研究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约翰·古迪纳夫的经历也提醒我们,什么时候努力做事都不晚,只要你开始努力去做。
参考来源:
环球网.三位锂离子电池研究者获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百度百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墨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