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推出高精纳米尺 在空间物理大派用场


来源:

标签纳米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空间纳米技术研究所以马克·席尔腾博格为领导的一个团队2004年2月中旬设计出了世界上最精确的尺——“纳米尺”,它的刻度只有1米的10亿分之400。如此精微的纳米尺在计算机芯片制造和空间物理等方面可派上大用场。   

  在设计计算机芯片和高清晰度太空望远镜时,需要在较大面积物体表面精确构造和测量由平行线组成的光栅。席尔腾博格说:“长期以来,大面积精确地构造光栅一直困扰着全世界科学家们。”而用这种纳米尺在直径大于12英寸的物体表面构造和测量光栅,比用其他测量方法要快10到1000倍,而且要精确得多。用它可以在直径300毫米的范围内构造相距只有数百纳米(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的光栅平行线,误差不到1纳米。这个精度相当于从旧金山射击命中一个安放在曼哈顿的、5分钱硬币大小的目标。   

  席尔腾博格研制这种纳米尺的初衷是为了满足计算机芯片制造业的需求,现在的计算机芯片越做越小,要在最大也只有一块指甲大小的物体上面布满上百万的晶体管,这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难题。   

  研究者所设想的就是通过光学技术制造出刻度以纳米计而大小又足以和最大的硅晶片相当的尺子。运用这种纳米尺,再结合机械刻蚀办法,芯片制造商们就能既快又准地把几百万个晶体管有序安放到面积有限的芯片基底表面上。   

  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看,这种纳米尺的研制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高级光栅构造技术的继续。科学家们之所以对光栅感兴趣,一个特殊原因是它有助于对光线进行研究。   

  当一条光线和邻近的光线之间的距离与波长相当时,就会发生光的衍射,形成美丽的光栅图案。光栅可以把光线伸展成光谱,就如同棱镜可以把光线分成颜色一样。通过这个光谱可以研究光源的信息。运用一种特殊的光栅仪可把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宇宙X射线伸展成一条光谱带,这就像宇宙中的条形码,对它进行解读,可以分析来源之处的化学成分以及温度情况。
推荐13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