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技术:高效资源化治理引领工业烟气净化新趋势


来源:斯普瑞喷雾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环保标准的持续升级,氨法脱硫技术凭借其95%-99%的高脱硫效率以及"变废为宝"的资源化特性,正成为工业烟气治理的主流选择。氨法脱硫作为一种高效低耗能的湿法脱硫方式,其最大优势是SO2的可资源化,将污染物SO2回收成为性能优良的副产品氮肥硫酸铵,正因为此,氨法脱硫在化肥、化工、碳素等行业广泛采用。


氨法脱硫技术原理与优势

脱除原理是将液氨与水混合配制成为一定浓度的氨水,氨水与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再用氧化风机不断注入空气将亚硫酸铵氧化成硫酸铵,实现了对烟气中二氧化硫净化。


其显著的优势:

  • 资源化产出

每处理1吨SO2可副产2吨优质硫酸铵化肥


  • 能耗优势

相比石灰石法降低能耗30%-40%


  • 无二次污染

不产生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


  • 系统适应性强

特别适用于高硫煤(含硫量>3%)烟气处理


133936_052378_gsdt.png



喷嘴对脱硫效率的四大核心影响

氨法脱硫的核心效率和拖尾控制,60%取决于喷嘴性能,喷嘴的性能直接决定系统运行效能:


1雾化效果影响脱硫效率:

对于湿法喷淋脱硫,雾滴并不是越细越好,而是要适中,既不影响脱硫效率又不影响除雾器的工作效率。一般的雾化粒径在0.8-1.5mm,所占雾滴总数应在90%以上。


2喷射角度和覆盖范围影响脱硫均匀性:

喷射角度和覆盖范围设置合理,能100%覆盖烟气,不会产生烟气短路的情况。


3压力与流量控制影响脱硫的稳定性:

稳定的压力和流量将影响脱硫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流量大的喷嘴可以减少所需喷嘴的总数,从而降低系统的造价,且防堵塞性能好,这样可有效地节约运行和维护费用。


4喷嘴的维护和管理影响脱硫系统可靠性:

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建立完善的检测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喷嘴的工作状态和脱硫效果,根据评估对喷嘴和脱硫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脱硫效率和系统的可靠性。



斯普瑞喷雾氨法脱硫解决方案


FDG系列专用喷嘴:采用多流体复合雾化技术


134153_989763_gsdt.png



斯普瑞喷雾的FGD喷嘴采用碳化硅材质,寿命达普通陶瓷的3倍。大的畅通直径具有良好的防堵功能。喷雾均匀一致,提高产品稳定性,提高脱硫效率。 所有的喷嘴达到ASTM E799-03标准颗粒测试要求。


数字检测与验证


134249_857301_gsdt.png


斯普瑞喷雾的数字化喷雾检测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喷雾参数(如流量、粒径、均匀性),大幅提升企业智能化生产水平。帮助企业精准控制工艺,减少原料浪费;降低质检人力成本。


斯普瑞喷雾:氨法脱硫案例分享


01 Problem客户问题

某大型氨法脱硫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面临喷嘴喷雾不均匀、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导致脱硫效率下降,排放难以达标。这不仅影响环保合规性,还增加了运行维护成本。客户急需一种高稳定性、高均匀性的喷嘴解决方案,以提升脱硫系统的整体性能。


02 Solution解决方案

针对客户的问题,斯普瑞喷雾技术团队深入分析工况需求,推荐了专为烟气脱硫(FGD)优化的高效喷嘴。该喷嘴具有以下优势:

喷雾均匀性高

优化雾化角度和粒径分布,确保脱硫剂与烟气充分接触,提高反应效率。


耐磨耐腐蚀

采用特殊材质和工艺,适应高腐蚀、高磨损环境,延长使用寿命。


稳定性强

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喷嘴性能一致,减少运行波动。 


定制化设计

根据客户脱硫塔结构及工艺参数,提供精准匹配的喷嘴方案。


03 Results使用效果

在更换斯普瑞喷雾的FGD喷嘴后,脱硫效率显著提升,排放稳定达标。

脱硫效率提升 

喷雾均匀性改善,脱硫剂利用率提高,系统脱硫效率显著增强。


排放稳定达标

烟气SO?排放浓度稳定控制在环保要求范围内,避免环保风险。


维护成本降低

喷嘴寿命延长,减少了频繁更换和停机检修带来的损失。


斯普瑞喷雾凭借专业的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成功帮助客户解决了喷嘴喷雾不均、性能不稳定的难题,助力企业实现高效、稳定、低成本的脱硫运行。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工业喷雾领域,为更多客户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134615_280398_gsdt.png



134640_377842_gsdt.png


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选择高性能的喷雾系统已成为氨法脱硫项目成功的关键。斯普瑞喷雾系统公司凭借几十年的行业积累,通过"精确雾化+数字智能+全周期服务"的创新模式,正助力众多企业实现环保达标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我们建议用户在新建或改造项目中,将喷嘴系统纳入整体工艺设计范畴,通过专业咨询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

推荐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