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近两年来,负极材料价格持续低位徘徊,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令负极材料生产企业盈利状况面临压力。就在近期,负极材料涨价呼声再起。业内预计,今年一季度,部分型号的负极材料价格将迎来上涨,涨幅可能在每吨500元~1000元,有望在一月份左右实施。
负极材料价格持续低迷
2024年,负极材料价格低位徘徊,企业盈利承压。尽管整体需求上升,但受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负极材料价格未能有效回升。许多中小企业以中低端负极走低价格,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2024年上半年,负极材料价格在底部持续盘跌,不断逼近成本线,行业整体处于薄利,甚至微亏状态。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各类型负极材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以中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为例,6月末市场均价在2.7万元/吨左右,较年初下降超10%。
据2024年,多家锂电负极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度业绩情况,受困于产品单价下行,盈利普遍承压。
璞泰来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实现营收63.32亿元,同比下滑18.89%,净利润8.58亿元,同比下滑34.24%;尚太科技半年度增收不增利,录得营收20.93亿元,同比增长6.45%,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滑11.86%;翔丰华上半年业绩亦呈下滑态势,营收、净利分别为7.07亿元、3824.0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8.75%、44.92%;杉杉股份2024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1757万元,同比下降了98.27%,2024年上半年总营收为88.20亿元,也呈现出同比下降的趋势,降幅为6.84%。
2024年12月,中端人造石墨单吨利润-2858元/吨,较上月减少1329元/吨,毛利率-12.99%,环比减少6.34个百分点。12月负极材料利润亏损持续加剧,主要原因在于负极材料价格弱势而原料成本不增加。
但自2025年1月开始,负极最新商谈价格小涨,且负极材料整体需求较好,主力电芯厂均有新订单,2025年负极利润有望逐步得到修复。
触底反弹,价格回暖
据行业人员分析,当前负极材料价格已接近底部,下游补库积极性有所提升,需求亦有支撑,预计负极材料2025年Q1价格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部分型号缓涨,特别是头部负极企业,预计涨幅可能在500元/吨到1000元/吨,主要调整的是加工费而非原材料价格,涨价动作或在一月份左右落地。
璞泰来董事长梁丰曾在2024年8月举办的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因负极材料行业存在阶段性的产能错配,导致负极材料细分领域的部分产品市场价格已低于合理的生产成本,使负极材料行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因此负极材料价格继续下降的概率不大,其价格预计短期内仍以维持相对稳定的趋势为主。但负极材料的价格最终还是基于供需、产品特性等因素由市场来决定。
据悉,2024年3月,比亚迪曾给负极头部厂商的订单涨价,此后6月,市场再次传出比亚迪为负极材料厂商涨价。
近期,有消息称,比亚迪负极材料招标因价格低而流标,反映负极材料企业挺价情绪浓。据透露,此次比亚迪招标对应下一季度的价格,此前订单价格太低,“低到不能覆盖现金成本,没法玩”。虽然上下游尚未能达成价格共识,但负极材料价格触底的信号已至,负极价格需等待一次价格的上升来缓解当前的困境。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负极材料分析师常柯表示,从比亚迪2024年下半年招标价格看,招标价较上次招标价格均价约上浮10-15%,单价上涨约1500-2000元/吨,这表明负极材料需求仍旺,支持了负极材料企业的挺价情绪。
在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即从旺季过渡到淡季的关键时期,部分电池企业维持了原有的生产计划指引,未做下调,这为2025年的增长预期奠定了积极的基础。与淡季时期可能面临的被动局面相比,当前下游电池厂的生产计划呈现好转态势,为负极材料企业提供了更强的议价能力和涨价的信心。
综合来看,负极材料产量正在不断增长,而生产毛利倒挂,如果短期处于这种局势,负极企业尚且可以维持,但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引发企业资金周转问题甚至破产等风险,这不利于负极行业的持续发展。
不过,材料涨价最终能否落地,材料涨价幅度如何取决于供应链与下游客户的谈判。
降本增效仍是核心
在供需错配背景下,锂电负极市场竞争压力将有增无减,虽然负极材料价格有望回暖,但如何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降本增效,仍是业内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2024年,面对负极材料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价格低迷的挑战,多家企业采取了降本增效的措施以提升竞争力。
贝特瑞表示,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将继续贯彻落实降本提效理念,推动重大技术革新和重大降本专项,提升整体经营质量。
杉杉股份通过“负极材料+石墨化”一体化项目,提升石墨化自供占比;采用新型箱体炉技术,借助提升装炉量,快速降温等手段,使其自供的石墨化成本得到进一步下降。
璞泰来表示,在现有产能方面,随着公司新型工艺技术设备逐步批量应用,公司石墨化环节的成本将有望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帮助负极材料业务盈利能力实现回升。在产品方面,随着公司为应对当前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的需求的差异化新产品在客户端认证和导入,公司将积极把握头部客户新产品导入的机会,进一步优化公司单品的规模优势,通过新产品来提升盈利。在新建产能方面,随着四川紫宸一期具有环境友好、绿色低碳、能源节约、降本增效、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下一代先进产能工厂的逐步投产,生产工艺和产品制造成本的不断优化和改善。
中科电气1月15日发布公告,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2.88亿元~3.25亿元,同比增长590%~680%;扣非净利润预计为3.27亿元~3.74亿元,同比增长250%~300%。关于此次业绩大增,中科电气将其归功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产销量显著增长,以及公司采取的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
短期内,材料企业掀起的涨价趋势主要是对市场超跌状态的价格修复反应,这一现象预计在2025年仍将持续。然而,从长远视角来看,整个产业链致力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大趋势并未动摇。对于上下游企业而言,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以实现降本增效,将是一项长期且至关重要的任务。
参考来源:
锂电负极行业利润收窄,企业两极分化倒逼降本增效.证券时报
负极材料2024年市场总结报告.硅碳微视界
锂电涨价!业绩劲增近700%!.中国电池工业网
最新定价小幅上涨 负极利润有望得到修复.纵横新能源
负极材料涨价预期渐起,明年初或有涨价动作落地|2025前瞻.财联社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