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


来源:中国粉体网   茜茜

[导读]  “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12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0年4月17日通过教育部建设计划论证,设立分子基能源材料、低碳能源催化材料、高效化学电源三个研究方向。2011年12月18日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运行。

中国粉体网讯



【背景】


针对上世纪七十年代爆发的世界能源危机,南开大学在申泮文(中国科学院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在国内较早开展新能源材料等学科前沿研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研制出我国第一支镍氢电池样品,发明了“直接法合成ZSM-5分子筛”。1987年,在张允什教授带领下,首批进入国家863高新技术研究计划并承担高能电池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1992年,经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我国高校第一个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1997年成立新催化材料科学研究所,从事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及新能源材料化学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2007年成立能源材料化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对新能源材料、新催化材料、高能化学电源等进行研究开发。     


实验室介绍


“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12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0年4月17日通过教育部建设计划论证,设立分子基能源材料、低碳能源催化材料、高效化学电源三个研究方向。2011年12月18日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正式运行。     


实验室依托化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理学(化学)和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国家和天津市的能源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创造新物质和追求原子经济性的化学科学发展为推动,着重于能源-材料-化学-环境-经济等多学科的交叉重大问题,开展化学和(或)电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高效、清洁、低成本与长寿命转化与储存的创新科学研究与开发,为实现能源低碳、能源清洁利用、新能源与储能、高能化学电源、节能减排做贡献。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4人,包含固定研究人员50人、仪器平台管理人员4人。固定研究人员全部具有高级职称(正高职38人、副高职12人)。成员包含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青7人、国家四青人才13人、天津市杰青5人。     


实验室近5年来,积极承担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30余项(经费1亿余元)。经过积累,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励20余项。     


研究方向


1、分子基能源材料


在原子、分子结构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材料结构理论设计与实验的有效结合,实现多组分、多层次分子聚集体的组装及微纳结构的有序构筑,深入研究微纳结构合成及可控生长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实现从小分子纳米尺寸的有限多核分子聚集体、分子容器,到微纳结构器件的多相、多尺度结构可控定向合成、制备和剪裁,系统研究复杂微纳体系化学反应机制,为制备可调结构的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等微纳材料提供实验方法和思路。揭示微纳材料微观结构(原子、离子、分子、基团、畴结构和功能基元与相结构等)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如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及氢键、p-p键、范德华作用等弱相互作用)与其性能(包括光、电、磁、催化、吸附及其复合功能)的关系,关注磁存储、气体储存、分子器件等课题,实现性能的有效调控。


2、低碳能源催化材料


侧重催化在能源转化中的主导作用,特别关注于低碳能源催化转化;对传统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工艺和技术进行改进,探索新合成路线和方法,达到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和原子经济;探索合成新型微纳分子筛催化剂材料并加以改性,通过孔径的调节、骨架原子的修饰、表面酸碱中心分布控制等,提高分子筛催化材料的分子扩散性能和水热稳定性,研究合成机理、催化剂晶面结构、表面/界面催化反应中心与活性及寿命,在分子水平上考察它们的结构与性能的关联,揭示能源高效转化的反应规律,发展多孔催化材料体系。


3、高效化学电源


重点研究氢、锂、镁等在轻质微纳电极材料中传输的热力学规律、扩散动力学和电化学极化现象等,注重电池从宏观到微观体系的转化;研究纳米电极材料的高结晶度成长机理,以及其组成、微结构、表面/界面性质等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构建新型微纳电极结构,进一步研究电解液的稳定性及其与微纳电极的兼容性;揭示纳米结构中电极反应机理,离子输运、电子传导及能量传输与转换的新规律及其演化过程;考察纳米电极材料在二次电池应用中的失效机理、安全性能与生态环境影响及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和循环生产过程,实现关键纳米材料的高效、低成本合成制备。


组织结构


主 任:陈  军 教授 

( Director: Professor Jun Chen ) 

副主任:李  伟 教授、 赵  斌 教授、 李兰冬 教授 

( Deputy Directors: Professors Wei Li, Bin Zhao and Lan-Dong Li)   

秘书:李海霞 

( Office Secretary: Hai-Xia Li )


顾问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仪器设备介绍


1、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2、SQUID VSM磁强计


 


3、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4、单晶衍射仪


 


5、原子力显微镜


 


6、X射线衍射仪

 



文章来源:

■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官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茜茜)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荐10

作者:茜茜

总阅读量:494329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