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吸入制剂市场的突围


来源:药智网

[导读]  面对国内吸入制剂百亿级蓝海市场,哪些国内药企正发起冲锋?

中国粉体网讯  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的一线疗法,全球吸入制剂市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8-2023年全球吸入制剂销售额复合增长率为2.68%;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17%,接近3500亿元。


中国吸入制剂市场规模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2018-2023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为7.62%;2023年销售额超过150亿元,约为全球规模的4%,预计未来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面对国内吸入制剂百亿级蓝海市场,哪些国内药企正发起冲锋?


近3500亿市场,一条隐秘的蓝海赛道


吸入制剂与普通口服制剂相比,其优势在于药物可直接进入肺部,起效迅速,避免了首过效应,降低给药剂量;与注射剂相比,经口吸入制剂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因此,吸入疗法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全球支气管哮喘防治倡议(GINA)和我国指南推荐为一线疗法。


表1 吸入给药与口服、静脉给药的特性比较



数据来源:《稳定期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规范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


吸入制剂是由药物处方和雾化装置组成的药械组合产品,按剂型/装置类型分为:吸入粉雾剂、吸入气雾剂、吸入雾化液体制剂、软雾剂。按药理作用机制分为: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


表2 吸入制剂/装置的分类及特点

数据来源:《吸入装置的分类、特点及注意事项》,长风药业公开招股书


经调研,全球吸入制剂市场规模总体呈增长趋势,2018-2023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为2.68%;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17%,接近3500亿元。


中国吸入制剂市场规模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2018-2023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为7.62%;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7.69%,超过150亿元(约为全球规模的4%,预计未来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全球吸入制剂竞争格局分析


按剂型分


经调研,全球吸入制剂销售额按剂型分,干粉吸入剂(吸入粉雾剂)市场份额约为47%,销售额占比稳定,其次为吸入气雾剂和吸入雾化液体制剂。


中国市场则以吸入雾化液体制剂为主(60%-70%),干粉吸入剂市场份额约为30%。


按适应症分


经调研,全球吸入制剂销售额按适应症分,呼吸系统用药几乎垄断,其中抗哮喘和COPD药市占率接近95%。其他适应症包括抗感染药(呼吸道)、肺动脉高压用药和诊断试验/影响用药等。


中国吸入制剂中,呼吸系统用药几乎垄断,其中抗哮喘/COPD药和止咳祛痰感冒用药合计市占率超过90%,肺表面活性剂市占率为6%-7%。


按活性成分计


经调研,全球吸入制剂销售额按活性成分计,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市占比最高,糠酸氟替卡松/乌美溴铵/维兰特罗销售额排第二且增长迅猛,氟替卡松/沙美特罗下滑严重。


中国吸入制剂中,布地奈德排名第一但销售额及占比下滑严重,乙酰半胱氨酸作为雾化用祛痰药近几年销售额及占比增长迅猛。在COPD和哮喘适应症中复方制剂表现出了优于单药治疗的症状改善能力,近年来FDA批准的吸入制剂新药也以复方产品为主;但我国目前仍以单方为主,未来复方吸入制剂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大。


按制剂厂家分


吸入制剂作为复杂制剂,无论在成熟的海外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布局的企业及已上市的药品均相对较少。


经调研,全球吸入制剂头部三个厂家(GSK、ASTRAZENECA和BOEHRINGER INGEL)合计市占比超过65%;其次CHIESI凭借倍氯米松单复方吸入制剂等销售额及占比取得快速增长。


中国吸入制剂中,进口产品占绝对主导但整体有所下滑,主要受ASTRAZENECA旗下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销售额大幅下滑影响。目前国内销售前三厂家依次为ASTRAZENECA、GSK和健康元,健康元、正大天晴、四川普锐特等一批国内企业正在向这一高端复杂制剂领域冲刺,逐步打破寡头垄断格局并寻求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结语


面对国内吸入制剂百亿级蓝海市场,健康元、正大天晴、四川普瑞特等一批国内企业正在向这一高端复杂制剂领域冲刺,逐步打破寡头垄断格局并寻求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