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专项资金!苏州发布支持生物医药十二条,推进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来源:中国粉体网   青黎

[导读]  《关于支持建设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政策措施》正式发布,共出台12条支持政策,简称“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

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工信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入围。12月3日,《关于支持建设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政策措施》正式发布,共出台12条支持政策,简称“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


当前,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应对新形势变化,需及时更新政策,更有针对性地扶持企业。出台“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目的就是支持苏州市生物医药企业健康发展,积极抢抓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契机,上下联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时代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针对近期资本市场变化,“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专门为苏州生物医药企业量身定制了一个“金融工具箱”,重点围绕“基金、债券、信贷、融资、贴息”六方面形成了详细举措,目前国内尚无城市出台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专项金融政策。


基金方面,重磅举措包括由国资金融机构牵头设立100亿元的生物医药专项基金,从直投基金到母基金、从初期项目、到临床三期、到成熟管线的投资合作,实现全覆盖。


丰富债券融资渠道方面,支持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等开展直接融资,鼓励优质国资平台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为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


同时,进一步增强银行信贷力度。各银行机构参照“科技创新再贷款”做法向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针对重点生物医药企业所需的中长期流贷、固贷以及并购贷款,各银行机构应合理规划信贷期限、授信额度、融资比例、还款方式、增信措施等。相关银行机构发放的贷款、贴现符合“苏创融”等政策要求的,人民银行苏州中支予以优先支持。在各高新技术开发区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应用试点,支持各银行类金融机构探索“企业创新积分贷”。


此外,将丰富保险产品供给,加强企业融资服务,提供专项贴息支持。


比如,推动科技保险对临床试验、项目研发、生命科学产品完工责任等关键环节的保障,探索对尚未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本市企业的新增1类创新药、以及具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但尚未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创新医疗器械一并纳入相应保险产品。


发挥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港交所在苏资源优势,助力生物医药上市后备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为海外转国内上市企业提供转板指导服务。


对生物医药企业科技贷款利息按给予最高100万元利息补贴。对银行机构向生物医药企业发放的科技贷款损失,给予最高1000万元风险补偿。生物医药企业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产业化提升获得的贷款,按贷款额年化利率不低于2%给予贴息、市级财政最高奖励300万元。


政策还在推进创新产品临床应用、加速创新要素转化等方面有所发力。如举办临床试验项目对接会、共同合作开展科技项目等,促进医疗机构和本地医药企业的科研合作和精准对接。还有,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知识产权保险业务,对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给予奖励。支持和推广运用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发行债券。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专利开放试点许可。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集聚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超2000家,累计24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上市,集聚各级瞪羚(培育)企业96家,2021年园区新增4个上市一类新药、5个上市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占全国总量达15%,国内已上市的9款国产PD-1单抗肿瘤药物中有3款为园区制造。 


苏州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排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到2023年和2025年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3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3300亿元,产值突破2700亿元,新引进5个以上顶尖人才(团队)或重大创新团队,年均新申报上市药品5个以上,新申报上市二类、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00个以上。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产值突破3500亿元,初步形成显著规模集聚效应和市场影响力,拥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品牌,掌握国内领先的产业核心技术,形成区域专业化分工和协同发展网络,融入并主导国内价值链和供应链分工,成为最具品牌特色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创新集群。


参考来源:

苏州工信:设立100亿元专项基金!“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出台

澎湃新闻:设百亿元专项基金,苏州发布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条政策

新华报:“一号产业”入选“国家队”,在苏州听见生物医药“花开的声音

证券日报:苏州发布“生物医药十二条” 业内称有望加速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6

作者:青黎

总阅读量:528720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