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固态电池“大事件”


来源:中国粉体网   苏简

[导读]  固态电池一季度盘点

中国粉体网讯  2025年固态电池继续发力,一季度消息不断:


1月1日,湖南久森安高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省郴州市临武生产基地举行了无人机固态电池量产下线仪式。


1月2日,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与乐昌市产业园签约,计划投资约30亿元,分三期建设完成干法电极固态电池产业项目。


1月3日,邢台纳科诺尔精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项目开工。


1月6日,德尔股份发布消息,其位于上海的固态电池试制线顺利完成样品试制准备工作。


1月7日,辉能科技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推出了第四代锂陶瓷电池(LCB)系统,采用全无机电解质,完全消除了有机成分,并将无机固态电解质成分的比例提高至100%。


1月8日,据两江新区消息,太蓝新能源生产制造基地二期工厂将于今年一季度完成竣工验收,预计2025年3月开始进场装修。


1月8日,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创新航技术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固态电池用三元富锂正极材料研制及创新技术开发合同》,此次合作的重点在于固态电池用三元富锂正极材料的研制以及创新技术的开发。


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要求布局均衡协调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电池储能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加快形成以系统集成为核心的先进锂电池-固态电池上下游核心材料及装备技术产业链,推动先进锂电池-固态电池示范应用。


1月10日,郑州英诺贝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香港英航时代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固态电池及增程式重卡动力总成装备系统生产基地项目成功落户河南洛阳偃师区。


1月10日,湖北聚源动力有限公司年产15GWh固态电池包项目正式签约。


1月13日,孚能科技在江铃集团新能源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暨科技开放周上首次亮相了硫化物体系的全固态电池。


1月13日,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有控制权的关联公司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采购框架协议》。


1月15日,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固态电池先进材料联合创新实验室和上海科源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攻关,近期已完成高比能固态电池软包锂离子电池设计工作,设计完成的高比能软包锂离子固态电池已进入小批量生产,生产产品待质检合格后进入测试。


1月14日,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庆汇辰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赛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宜宾市戎固新材料技术中心(有限合伙)与曹熹宸、严美强先生拟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四川洛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最终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为准)。旨在结合赛科动力在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各类新能源电池相关粘合剂方面的技术储备优势,及安庆汇辰在新能源材料方面的产业化优势,共同推动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各类新能源电池相关粘合剂的小试、中试、到商业化量产。


1月16日,软通动力发布双足机器人天鹤C1,其中采用了创明-安能可技术联合开发的人形机器人电池解决方案,配备全极耳准固态电芯。


1月16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设计合成了系列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玻璃相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基于该材料所研制的全固态锂硫电池,实现了快速固固反应速率和高循环稳定性。


1月16日,日本企业麦克赛尔Maxell宣布,其陶瓷封装的全固态电池“PSB401010H”被应用于由Co-Works和吉野家共同开发的无线烹饪温度装置“NICK”。


1月18日,上汽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搭载第一代固态电池的智己L6光年版已向工信部进行了申报。


2月3日,Nuvvon宣布在新泽西州帕西帕尼开设新实验室,将利用新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生产出不易燃、化学惰性且安全的锂电池。


2月4日,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固态电池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2月5日,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订年产千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试生产线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2月5日,富锂锰正极材料、固态电池及光伏配套项目在衢州市委召开“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推进会上签约。


2月5日,南太平洋能源(新西兰)有限公司与国祥世纪新能源集团举行签约仪式,在固态电池储能设备采购方面,签署总计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8.62亿元)采购合同。


2月6日,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公示,拟对“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清陶能源固态电池专用材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做出审批意见。


2月9日,道克特斯(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固态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


2月10日,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动力、储能、低空及AI、机器人等领域锂电池用三元材料、钴酸锂、磷酸(锰)铁锂、钠电材料、固态锂电材料、半固态锂电材料、富锂锰基等产品的原材料供应链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2月11日消息,现代汽车计划在2025年底前发布首款由全固态电池供电的电动汽车原型车,并将于2025年3月首次向公众展示其全固态电动汽车电池试点生产线(pilot line)。


2月14日,海目星发布公告,因看好固态电池领域发展前景并进一步加强产业布局,公司参股的共青城峰和峰智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拟与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并实施增资,峰智基金拟出资1700万元认缴欣界能源注册资本6.1716万元,占欣界能源0.7634%的股权比例。


2月17日,东莞市红木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公司与中科院系统强强联合,成功设计、开发出中国国内首条干法电极的全固态电池制作线。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电池固态化发展。


2月20日,据《Autocar》报道,梅赛德斯-奔驰在英国对搭载固态电池技术的EQS原型车进行了道路测试。


2月21日,美国锂金属固态电池企业Adden Energy正式启用一条中试生产线,生产其动态稳定锂金属固态电池。 


2月27日,据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透露,公司位于江苏盐城高新区的百固能源项目开建。


2月27日,日本出光兴产宣布,将在千叶工厂建设全球领先的硫化锂(Li2S)大规模生产设施,推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材料量产。


2月25日,ION Storage Systems(ION)宣布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固态电池单元在商业化相关的占地面积中展示了容量增加25倍的性能,并且循环次数突破了1000次。


3月4日-11日,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刘怀平,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等多位代表就固态电池发表意见。


3月6日,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ELION)、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BASF)、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IOPLY)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和应用下一代固态电池专用电池包技术。


3月8日,安徽安孚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与南平市绿色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高能时代(广东横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协议,拟共同合资设立新型电池中试平台合资公司,共同推动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全固态电池研发与应用示范平台。


3月11日,日本九州大学工学研究院井上元教授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模拟全固态电池内部机制的模拟器。


3月12日,山东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发布了关于受理《山东创鲁先进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全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3月12日,南昌市政府网站发布《南昌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GWh新型电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拟批准公示》。


3月14日,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度融合技术研发、产业资源与场景应用能力,围绕固态电池、智能检测、储能系统及光储充检一体化解决方案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协作。


3月18日,长沙矿冶研究院固态电池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签约。


3月19日,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近日控股子公司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在固态电池领域内开展合作。


3月19日,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3月20日,万向一二三发布了单电芯能量密度提高到860Wh/kg的天距半固态电池。


3月20日,时代汽车宣告其首款半固态电池卡车——搭载福田爱易科的祥菱Q正式发布。


3月21日,贵州纳维科创有限公司生物碳基固态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奠基仪式在遵义综保区(新蒲经开区)举行。


3月22日,苏州德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球首批量产1GWh高比能固态电池项目进行投产。


3月27日,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在珠海正式投产,年产能6GWh。


参考来源:各企业官网、官微、网络公开信息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