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强度提高20%


来源:

生物活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被广泛地用于医学领域,如骨固定器件、体内管状临时支架、组织工程支架、手术缝合线等,使用完无需手术可直接在体内降解,并且没有免疫的问题。8月2日,在中国科学院纳米力学和纳米复合材料国际研讨会上,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介绍了一种提高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

    骨固定和骨修复的复合材料是将聚乳酸接枝的羟基磷灰石共混到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的基质中而成的。羟基磷灰石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材料,有利于骨诱导、骨再生,可以促使骨形成,并对人体无害。目前,国内生产的用于骨固定和骨修复的纳米复合材料是由聚D、L-乳酸和羟基磷灰石混合而成,但聚D、L-乳酸比聚L-乳酸强度低。国际上也有用聚L-乳酸加羟基磷灰石共混制成复合材料,但没有把羟基磷灰石改性。由于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相溶性不好,所以未经改性的羟基磷灰石不能均匀地分散在聚乳酸基质材料中。反之,表面化学改性后的羟基磷灰石就能均匀地分散在基质材料中。

    陈学思向《科学时报》介绍说,课题组使用表面化学接枝的方法,对羟基磷灰石进行了改性。改性后的羟基磷灰石和聚L-乳酸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首先,抗张强度提高了20%~30%,抗张模量也同时提高,可达3GPa,抗冲击强度也可提高20%~30%。陈学思表示,该性能的提高对这种复合材料今后用做骨固定材料如骨钉、骨板非常有实际意义。

    课题组用组织工程的方法进行兔子的骨修复动物实验。他们用改性后的材料做成孔隙率为90%、平均孔径约250微米的支架。该支架在体外用骨髓干细胞培养3~5天后移植到兔子骨缺损的地方,让其生长、修复。实验结果显示,缺损骨6个月后得到了完全修复。课题组下一步的计划是作稍大型的动物实验,最终目标是达到临床应用,实现商品化。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改性后再与基质高分子共混是一种新的研究思想,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大大提高,提高材料的实用价值并扩大使用范围。
推荐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