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稀土产业多元化格局初现


来源:中商情报网

中国粉体网8月27日讯  “第七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稀土峰会”在赣州落下帷幕。在为期3天的会议上,除了产业分析,如何控制产能过剩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在中国稀土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中国以外有37个国家的261家公司均在从事稀土开发。围绕稀土,这一“资源不稀,市场稀”的“工业维生素”的竞争将渐显激烈。
  
  目前,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着世界95%的市场供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然而,这一切将在2014年发生转变。2015年,全球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将下降至73%。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认为,未来的几年海外稀土生产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稀土替代品的出现,将令世界稀土市场对中国稀土的需求有所下降。2012年,全球稀土消费量仅10万吨左右,与2011年的12万吨相比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海外正投入生产以及建设中的稀土项目年产能约在数百吨至2万吨左右,整体规模接近7万吨。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商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预计,全球市场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有可能由当前的90%以上下降至50%左右。不过这种依赖度的下降将主要集中在轻稀土方面,在重稀土领域,中国仍然将占据全球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不可否认,尽管未来3~5年内对世界稀土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稀土项目并不多,中国稀土行业仍将面临来自全球其他稀土资源国的挑战。
  
  2010年,由于中国稀土出口配额大量缩减,随后全球稀土供应趋紧,价格快速上升。美国一边拉着欧盟将中国告上世贸组织,一边将目光转向本国。2010年10月19日,该国唯一的稀土矿业公司钼业公司表示,将投资5亿美元重启加利福尼亚州的山口稀土矿。这里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之一。
  
  由于稀土价格的上升,全球其他稀土资源国也加大了稀土的产量。目前,全球共有429个稀土项目正在进行。其中,美国钼业芒廷帕斯矿山年均产量达1.5万吨,尽管该产量低于之前预期的1.9万吨,但该公司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加工商之一。同时,该公司在马来西亚的矿区还拥有重稀土资源。不仅如此,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澳大利亚Weld矿区和马来西亚项目到2014年能实现2.2万吨的产能目标。南非边远公司正在开的稀土项目即为典型的重稀土项目,其氧化物储量为95万吨。南非边远公司也在开发稀土项目,预计2015年投产,年产量2万吨。
  
  另一方面,稀土的主要消费国——日本也调整了市场战略。进口渠道多元化、替代性产品技术研发成为日本的主要对策。截至2009年,日本进口的稀土中超过90%来自中国;2010年,进口稀土2.8万吨,来自中国的稀土占比下降至82%。2012年,该国进口稀土总量下降至1.2万吨,较两年前下降了近2/5,由中国进口的稀土占比由82%下降至49%。2013年1~5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量仅为3500吨,低于对美国4000吨的出口量。日本成功退居中国稀土第二大出口国。
  
  稀土市场“脱中国”化所带来的,是整个稀土产业的“衰退”。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磁性材料、发光材料以及储氢材料三大应用材料的产量均明显下滑,分别同比下降11.9%、43.8%以及34.4%。该协会编制的稀土价格指数也由2012年12月的234.1点下跌至2013年7月的153.8点。尽管近期个别元素价格上涨幅度达到了100%,但这并不能挽回整个市场的萎缩。
  
  与市场衰退相对的,是越来越多新的稀土资源正在被发现,并即将被开采。
  
  7月20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表消息称,该国政府已经获得了在日本最东端的南鸟岛近海海底的矿产开发权。初步的勘查显示,该区域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稀土泥。这些稀土泥含有大量目前为止只有在中国才得以开采的重稀土,且资源总量非常大。据称仅南鸟岛海域所蕴含的稀土资源,就足够满足日本国内数千甚至数万年的消费需求。
  
  日本并不是唯一在海底寻找稀土的国家。2010年10月,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海底矿产专家黑恩与德国同事发表了一篇通过开采海底锰结核矿获取稀土类金属的论文。这些锰结核矿富含镍、铜和钴等金属。由于锰结核矿深藏于海底,开采成本极高,数十年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科学家最近发现,锰结核矿其实也蕴含着少量的稀土类金属,由于对稀土供应的担忧,海底稀土矿的开发潜力就得以凸显出来。
  
  2011年7月,太平洋海底稀土泥资源的论文首次公开发表后,法国和美国都积极与日方进行了接触。法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稀土的精炼方面拥有技术优势。对美国来说,由于稀土是巡航导弹等高新军事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推动夏威夷附近海域的稀土泥的调查也并不奇怪。
  
  在第五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张安文表示,“全球稀土供给的多元化,有利于延长中国稀土矿脉的开采周期,提升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然而,与资源利用的可持性相对的,是中国稀土分离冶炼产能的严重过剩。在稀土供给逐渐实现多元化的未来,中国稀土将面临的是激烈的竞争。新稀土材料的研发,终端应用领域的开拓,是中国稀土行业立足世界的必备条件。
推荐1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