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由市药检院中药所牵头制定的桔梗国际标准(ISO 19836:202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latycodon grandiflorus root)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正式发布,这是首个由我国药检系统牵头制定的中药材ISO国际标准。
桔梗作为传统药食两用品种,近年来在国际市场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其种植区域遍布东亚,来源广泛,此前一直缺乏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
上海市药检院中药所团队系统研究了桔梗在国际主流药典及地区标准中的收载情况及质量评价指标要求,从外观性状、显微鉴别、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数据监测与分析,建立了科学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
基于前期扎实的研究基础,市药检院中药所青年研究员兰岚博士担任提案专家,全程主导负责桔梗ISO 国际标准提案,历时两年多终于正式颁布。同时,项目也获得了上海市科委 2024 年技术标准专项的资助。
中药标准化是引领新时代中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推动中药跨越国界、融入全球医药体系的关键桥梁。该标准的发布将为国内外桔梗药材及其制品的质量控制、安全使用等提供科学依据,有效规范桔梗国际贸易市场,促进我国桔梗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我国中药材有ISO国际标准:
1.三七(ISO 20409:2017)
2017年发布。
标准内容:三七的性状指标、理化指标、检测方法及包装、存储等。
2.艾叶(ISO 20759:2017)
2018年6月发布。
3.当归(ISO 22584)
2019年12月发布。
标准内容:当归的性状指标、理化指标、检测方法及包装、存储等。
4.茯苓药材(ISO 9314:2024)
2019年6月发布。
5.天麻药材(ISO 22212:2019)
2019年3月发布。
标准内容:天麻药材的种源、范围、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等。
6.灵芝(ISO 21315:2018)
分别于2018年12月
标准内容:规范感官、理化、农残重金属指标及检测方法。
7.铁皮石斛(ISO 21370:2019)
2019年2月发布。
标准内容:规范感官、理化、农残重金属指标及检测方法。
8.板蓝根(ISO 21316:2019)
2019年2月发布。
标准内容:明确药材性状、理化检测方法及安全性指标。
9.枸杞子(ISO 23193:2020)
2020年8月发布。
2022年12月发布。标准内容:涵盖种源、性状、理化指标及农药残留控制,强调药食同源特性。
10.青风藤(ISO 4154:2022)
2022年12月发布。
标准内容:包括种源、理化指标及马兜铃酸检测方法,澄清其安全性争议。
11.白芍(ISO 22586:2022)
2022年6月发布。
标准内容:涵盖基原、含量测定(如芍药苷)、重金属及农残要求等。
12.党参(ISO 22585:2022)
2022年6月发布。
标准内容:规范种源、性状、理化指标等。
13.栀子(ISO 13619:2024)
2024年发布。
14.地黄(ISO 9109:2024)
2024年2月发布。
标准内容:涉及涵盖毛蕊花糖苷含量、重金属及二氧化硫残留等。
15.川芎(ISO 8071:2024)
2024年3月发布
标准内容:针对挥发油、水分、农残、重金属等关键指标制定统一规范。
16.白芷(ISO 5076:2024)
2024年发布。标准内容:对白芷药材来源、性状、理化鉴别、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重金属、农药残留、包装、储存、运输、标识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17.桂枝(ISO 19851:2025)
2025年正式发布。
标准内容:涵盖桂枝的种源、性状、理化指标、检测方法及包装存储等,并规定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限量标准。
参考来源: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院官微,蒲公英Ouryao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