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中国石膏板事件” 硝烟起疑云多


来源:中国建材网

标签石膏板
“问题中国石膏板事件”直到现在尚无令人信服的分析结果,我们不得不对美国相关部门的选择性失明、失聪、失察产生怀疑。

    石膏板,一种被公认为对人体最安全的建材产品,近两年在它的发源地美国却成为影响健康的诟病对象。

    据悉,迄今为止,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已接到3082起相关投诉,涉及被告企业96家,中国的输美石膏板生产企业几乎尽在其中。

    一些美国媒体大力炒作,将舆论的矛头指向中国输美石膏板生产企业,甚至将此次石膏板投诉事件称为“问题中国石膏板事件”。不久前,美国某地方法院给中国输美石膏板企业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开出了巨额罚单。

    缘起:导火索的选择性燃烧

    美国是石膏板工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石膏板消费国。然而,其他国家的石膏板产品很难进入美国市场。2005年,震惊全球的卡特里娜飓风将美国的石膏板市场“刮”出一个缺口。在美国自产石膏板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中国部分石膏板生产企业从这个缺口进入了美国市场。2006年和2007年,中国企业分别向美国销售石膏板58万吨、43万吨。

    2008年下半年,在美国沿海的高温潮湿地区,一些使用了石膏板的建筑散发出异味,部分居住其中的人因出现流鼻血、头疼等症状而向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投诉。在此后一段时间内,该事件被个别媒体称为“毒墙门事件”。

    “毒墙门事件”最初只涉及德国石膏板巨头可耐福公司在中国天津投资建的一家工厂。按照美国媒体的惯例,领衔“毒墙门事件”的应该非可耐福莫属。蹊跷的是,导火索并没有沿最短的路径烧向可耐福,而是绕过可耐福烧向了中国企业。

    更为蹊跷的是,随着石膏板投诉事件的不断升级,在美国的舆论中,中国企业一点点成为了被投诉的主角。

    扩大:美国舆论的选择性失明

    卡特里娜飓风将中国企业生产的石膏板“刮”进了美国市场,但中国企业生产的石膏板并不是从天而降进入美国市场的。

    根据美国的相关规定,中国企业生产的石膏板要通过中国出口商、美国进口商、美国建筑商和美国房地产商的层层检查后才能进入美国市场。也就是说,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检查的石膏板才有可能被合法用于美国建筑。如果中国正常输入美国的石膏板真有问题,责任主体应该是整条产品流通链。

    令人不解的是,一向以民主著称的美国却对美国进口商、美国建筑商和美国房地产商在流通链上的作用视而不见,而单独选择将中国生产商推上被告席。

    据悉,在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接到的3082起投诉中,被投诉的既有中国企业、外资在华生产企业、其他外国企业,又有部分美国本土企业。在众多被投诉企业中,美国舆论又一次作出选择,对其他国家和美国本土的企业视而不见,单独选择对中国输美石膏板生产企业进行讨伐。

    居室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与室内的家居产品、建筑所处的环境、居住者的使用方式、建造者的施工方式都有关系。比如,居室内的家具、地毯等都有可能影响居室环境。同时,石膏板的成分决定其不可能产生甲醛。美国媒体却对研究机构的观点视而不见,坚持从影响居室环境的诸多因素中选择了石膏板——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石膏板——进行讨伐。

    对流通链上的其他环节视而不见,对被投诉的其他国家和美国本土企业视而不见,对影响投诉者居室环境的其他因素视而不见,三重选择性失明推波助澜,让所谓的“问题中国石膏板事件”在美国不断升级。

    判罚:美国地方法院的选择性失聪

    有关专家介绍,石膏板是一种以无机物为主要原料的建材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可能产生苯、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有机化学物质。石膏板的生产原理、原料和配方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相似的。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2009年11月公布的检测报告显示,“问题中国石膏板”的有害物质含量没有超出美国石膏板产品标准限定的范围,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都符合美国石膏板和建筑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美国的研究机构认为,投诉者所说的鼻子流血、经常性头疼、呼吸困难和哮喘等健康问题源于甲醛,而石膏板本身并不会产生甲醛。

    面对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美国的地方司法机构表现出的是一种选择性失聪。

    2010年4月8日,美国新奥尔良市联邦地区法院法官EldonFallon(埃尔登·法伦)就原告起诉石膏板质量问题一案作出判决,要求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向7个美国家庭支付赔偿费共计260万美元。

    在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情况下,美国某些利益集团推波助澜,新奥尔良市联邦地区法院匆忙开庭审判。

    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贾同春日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不知道新奥尔良市联邦地区法院判决的依据是什么。听说因为影响了他们的快乐,所以让中国企业赔偿他们的‘使用和享受’。我也不知道,他们的‘使用和享受’被损害到底是石膏板的原因,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错位:欲加之罪的选择性失察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美方研究机构多次重申,“问题中国石膏板”的有害物质含量没有超出美国石膏板产品标准限定的范围。如果符合美国质量标准的产品出了问题,那只能说美国的标准“标而不准”,被问责的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制定者,而不是依照标准提供产品的企业。况且,至今尚无证据证明美国的石膏板标准有问题,对执行该标准的中国企业横加指责就更没道理了。

    美国的研究机构认为,投诉中所说的不适反应诱因是苯和甲醛。既然石膏板内没有添加任何可能产生苯、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成分,那么把由苯和甲醛诱发的不良反应与石膏板生扯到一起,难免给人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

    此次判决涉及的石膏板主要为2006年出口的产品,但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和2010年刚刚成立的两家子公司也成为“问题中国石膏板事件”的被告。据悉,这两家公司至今尚未投入生产。企业在成立之前即成为被告,或许这也是一种美国式幽默。

    进展:舆论降调与美国网民的质疑

    自2008年美国首次爆出石膏板问题以来,从最初的“有毒”到现在的“或有缺陷”,美国媒体的说法已发生了变化。这本身就说明,所谓的“毒墙”实在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位名叫乔恩的网友指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将“有毒”的罪名加到中国产品头上是不公正的。他说:“我希望能看到明确的科学结论,而不是条件反射式的假设。”

    受委托调查此事的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也在正式报告中明确表示,对所谓的“问题中国石膏板”,并没有找到结论性证据证明其对健康有害。

    期待:调查结果还中国企业清白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接到的3082起相关投诉涉及几十家在中国大陆地区生产石膏板的企业,包括中国本土企业和欧洲企业在华设立的分公司。

    新奥尔良市联邦地区法院的一纸判决让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风暴中心。作为泰山石膏的大股东,北新建材也被卷入舆论的旋涡。随着事件的升级,北新建材上属企业中国建材集团也未能幸免。

    据悉,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完全独立经营、独立管理的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泰山石膏的股东之一,北新建材并不参与泰山石膏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

    北新建材是一家完全独立自主经营的上市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新型建材产业集团和亚洲最大的石膏板产业集团。在2009年世界石膏大会上,北新建材被评为年度全球最佳石膏板公司。根据北新建材的发展规划,到2012年,该公司石膏板年产能将达到15亿平方米,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石膏板产业集团。

据悉,中国建材集团、北新建材和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近期都没有赴美应诉的计划。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贾同春解释说,我们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法律措施,是因为中美政府之间有完善的工作联系机制。目前,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已分别委托研究机构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我们一直在积极配合相关机构的研究工作,抱着对全球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用科学的方式得出结论,合理解决问题。我们希望并且相信,中美两国政府及其委托的科研机构能够以事实为依据,用科学的方法将石膏板问题认真研究清楚,还原石膏板的真实面貌。

    回溯此次“问题中国石膏板事件”的起因,仅仅是普通消费者的怀疑,直到现在尚无令人信服的分析结果;梳理此次争端的过程,我们不得不对美国相关部门的选择性失明、失聪、失察产生怀疑,甚至与既往一些美国政客或利益集团为“中国制造”在美国市场上制造障碍产生某种联想。

    “问题中国石膏板事件”疑云密布。我们相信,随着中美两国相关机构的深入调查,疑云终将散去。
推荐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