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内需:硅产业的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化工网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工业硅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已达到约120万吨,其中一半以上出口到国外,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数近60个,每年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硅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由中国提供。虽然我国是工业硅的第一出口大国,但出口价格却低得惊人,经常比国际市场正常价低20%~30%,严重的时候甚至要低到50%。今年1~5月,我国工业硅出口的平均离岸价为2001美元/吨,而同期美国和欧盟的工业硅现货价为3500美元/吨。

  为什么工业硅会这么大规模、低价出口呢?在此次2009中国硅产业发展论坛上,不少专家认为,除了产能严重过剩、盲目扩张、争取国际市场份额等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硅产品的国内需求不足。据统计,前几年,我国工业硅的消费构成中,国内消费量只占总产量的30%,70%左右出口到国际市场。大量的工业硅在国内无法消化都只能流入国际市场。

  2008年我国工业硅的出口量首次出现负增长。除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国内多晶硅、单晶硅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消化了大部分的工业硅。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量比2007年增长277%,单晶硅产量也比2007年增长了29%。国内下游产业需求的增加使工业硅的国内消费水平本世纪以来首次达到总产量的40%以上。

  不难看出,只要下游的内需一扩大,工业硅的出口就会大大降低,一方面宝贵的资源流失少了;二是有利于价格的良性竞争。

  多年来,产能过剩都被看成是企业竞相低价出口的罪魁祸首,但是有专家认为产能过剩不是全部的问题所在,产能过剩也可能是内需不足的一种表现。以硅产业为例,我们的工业硅产量很大,但相关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却很低。比如,有机硅材料是工业硅的主要下游产品之一,目前,我国有机硅材料的人均消费量只有美国和日本的15%、欧洲的40%。

  据了解,为了控制我国硅资源的外流,国家动用了许多手段。如从2008年1月1日起海关对我国出口工业硅开征10%关税,当年12月1日起又把工业硅出口关税增加到15%。通过提高出口关税来控制工业硅的出口量自然是一个办法,但毕竟只是一种“堵”的办法,是一种被动的办法。我们应该更多地在“疏”字上想办法,而扩大硅产业下游产业的“内需”,无疑是最积极的办法。不仅是硅产业,对于国内所有资源型产业来说,政府部门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如果能扶持其下游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发展,通过政策倾斜全力培育其重点产品的下游市场,从而激发出对这些资源性产品的巨大国内需求,让我们的工业硅、稀土、萤石等宝贵的资源型产品在国内就能获得很好的收益,自然就减少了资源的外流。
推荐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