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大洲:硅业报国,做中国多晶硅产业的拓荒者


来源:中国粉体网   初末

[导读]  他扎根洛阳乡村,在飞扬的黄土地中见证产量居中国前三的多晶硅巨头的诞生和壮大。

中国粉体网讯  2002年,光伏行业的多晶硅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技术封锁,国内市场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给中国光伏行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带领一支科研先驱突破重围,研发出中国自己的多晶硅生产技术。他扎根洛阳乡村,在飞扬的黄土地中见证产量居中国前三的多晶硅巨头的诞生和壮大。他就是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多晶硅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


来源:中国上思融媒


专家简介


严大洲,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劳模。长期从事稀有金属、半导体及新能源材料研究及产业化,建成了国内首条规模化生产线,打破了美日德多年的技术封锁;在新疆建成指标全球领先、单线规模最大的多晶硅生产线;在研集成电路用电子气体等多个项目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


硅业报国

他决定为中国光伏行业做点事情


严大洲用“上帝赐予人类的宝石”来形容自己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多晶硅。他说:“多晶硅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性能,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基石,他可以完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光伏行业的基础功能材料。”


1988,研究生毕业后,严大洲到当时的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现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作,先后承担了电解铝、水泥、锆、钛、稀土冶炼、稀土材料、半导体材料单晶硅、多晶硅等项目的科研和工程设计。


21世纪初,我国的光伏产业还非常落后,多晶硅的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2000年,一支由某省副省长组织带队,国家政府官员和多晶硅行业专家组成的“技术引进考察小组”远赴欧洲、日本,希望能引进一些先进技术,但这支高规格的队伍却在国外受到了“冷遇”。在德国,多晶硅公司只同意队伍中的政府官员乘坐观光车辆在厂区草草看看,而行业的专家只能坐在接待室内等待。而在日本,考察队伍也只受到车间主任级别人员的草草接待,根本不谈转让技术的话题。


严大洲的一个同事就在此次的考察队伍中,当严大洲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他决定要为我国的光伏产业做点事情。


2002年年底,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决定与洛阳单晶硅厂合作,在洛阳建设年产300吨的多晶硅项目,公司的领导找到严大洲,任命他为总设计师和副总经理。于是,严大洲和一大批技术专家来到了河南洛阳,开启了产业化多晶硅的梦想。


条件是艰苦的,挑战是严峻的,责任也是艰巨的。带着一颗报国之心,严大洲和团队正式开启了追梦之旅。面对没有生产设备、没有可供参考的技术标准等不利条件,他们从一张白纸干起,自主设计了第一台生产多晶硅的设备——12对棒还原炉;连续数天不眠不休,通宵达旦地调整思路改进图纸,破解生产工艺瓶颈;组织技术工人,手工打磨石墨底座,解决还原炉内尖端放电问题……一路走来,严大洲和团队打败了一个个拦路虎,其“12对棒多晶硅还原炉装置技术研究”终于通过了验收。


持续创新

从打破封锁迈到独占鳌头


2005年12月18日,洛阳中硅高科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顺利生产出第一炉多晶硅。该生产线成为国内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生产线,标志着我国成功打破了外国长期以来对多晶硅生产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掌握了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


然而,在多晶硅生产过程中,每产1吨产品将产生10至20吨的副产物四氯化硅,若处理不善,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或安全事故。因为之前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多晶硅曾被认为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甚至将四氯化硅“妖魔化”。于是严大洲带领研发团队不断创新,持续钻研,研究了四氯化硅低温加压氢化工艺条件和催化机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催化剂配比,成功设计了大型低温加压氢化装置,将副产物就地转化成三氯氢硅原料返回系统。借此技术,多晶硅生产成本降低35%,四氯化硅回收率在99%以上。国家科技部组织院士专家验收的结论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四氯化硅综合利用难题,实现闭路循环和清洁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严大洲及研发团队首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尾气干法物理回收分离新工艺,打破了传统湿法回收造成大量物料浪费、投资和运行成本高、环保负担重的局限。


电子级高纯多晶硅和区熔级多晶硅是制取集成芯片的超纯原料,但是这个市场一如十多年前的光伏用多晶硅产品,却长期被美国、德国、日本垄断,“做国家急缺的高端硅基材料”,这是具有民族情怀的科技工作者严大洲的追求。在带领中国光伏行业走出困境的十多年后,面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光纤通信行业原料、技术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严大洲和他的团队又开始聚力高端,潜心研究国家紧缺的芯片用电子级多晶硅料和电子特种气体以及光纤通信行业的原材料。


如今,严大洲和团队已拿下多晶硅行业多个“全国第一”,获得发明专利87项,主持制定6项国际和国家标准,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他主持完成的“生产多晶硅的方法”荣获中国专利金奖,实现了我国多晶硅行业在专利金奖方面“零的突破”。


心系产业 

为中国多晶硅企业奔走呐喊


除了埋头研发,严大洲还把很多精力放在中国硅产业的发展方面,如今的严大洲,已经不是只为中硅高科而奔走,而是在为整个中国硅产业的进步而发声,称其为中国硅产业拓荒者不为过。


前些年,中国硅产业先后遭遇境外媒体恶意诋毁,外企在产业上游发起大幅低价倾销,国产光伏终端产品遭欧美“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面对行业发展的严峻形势,严大洲多次进京汇报,并以专家身份前往国外与外企沟通,并协调国内外媒体,以数据说话、以事实据理力争,捍卫国内企业的正当权益,终于得到市场公正的评价。严大洲说:“太阳能是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是人类梦寐以求的能源终极目标。在这个大背景下,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我感到很欣慰。虽说在国际贸易战线上,中国的光伏产业包括多晶硅产业受到残酷打压,但这是发展中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要通过这个过程改进技术、降低能耗,为人类广泛应用太阳能打下良好基础。”


黑暗过去,终见曙光。随着欧盟光伏“双反”的顺利解决和国内光伏扶持政策的陆续实施,我国多晶硅产业逐渐复苏,获得了蓬勃发展。


严大洲依然没有停下他的步伐,他就像一位破浪前行的领航者,以始终如一的“硅业报国”热情,引领着、激励着身边的科研工作者在硅基材料的超纯研发之路上,在助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崛起的伟大征程上不断前行。


参考来源:

中国上思融媒.破浪前行的领航者

澎湃政务.使命担当故事丨用信仰的力量打破技术封锁

科技新闻网·河南科技报.严大洲:中国多晶硅产业拓荒者

洛阳网.省优秀专家、洛阳中硅高科总工程师严大洲:硅业报国,逐梦时代写华章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初末)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3

作者:初末

总阅读量:469657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