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能源所:8月份推出硫化物全固态动力电池试制样品!


来源:中国粉体网   苏简

[导读]  崔光磊研究员:《高性能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

中国粉体网讯  据人民网消息,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简称:青岛能源所)开发出兼具高导电率,高耐水性,柔软性好的新型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有望解决全固态电池固-固物理界面接触不良的难题。同时,新型高熵锂合金负极也取得突破,以此组装全固态电池在高倍率下可实现一分钟充放电。


该研究团队由青岛能源所研究员武建飞领衔,长期深耕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领域产业化核心技术与工艺。团队围绕关键材料与核心工艺持续攻关,已打通硫化物全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制备技术瓶颈,目前正通过优化全流程工艺参数,加速推进硫化物全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进程。


据武建飞研究员介绍,固体电解质是全固态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近期,团队通过对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化学改性,其空气稳定性较常规的锂磷硫氯固体电解质提升了10余倍,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在更高露点温度下仍能保持性能稳定。经检测,该固体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可与液态锂电电解液水平相当。更重要的是,其在保持高离子电导率和高耐水性的同时,柔韧性与延展性更优,可通过弯曲和延展灵活适配电池形状与体积变化,更有利于与电极材料紧密贴合,有效降低电池内部电阻、提升倍率性能,且反复充放电不易龟裂,可显著抑制电池性能劣化。此外,该电解质对锂的稳定性更出色,界面副反应减少,可大幅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同时降低制备加工难度,助力电池性能充分释放。


目前,研究团队已打通硫化物全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制备技术瓶颈,并通过对全流程工艺参数的不断优化,确立了从材料制备改性到电池生产的连续化方案,已具备量产技术,计划于今年8月份推出硫化物全固态动力电池试制样品,并尽快有机切换到量产技术,力争率先在国内建成10兆瓦以上的量产线。


另外,青岛能源所崔光磊研究员团队,同样在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不仅开创性设计出均质化正极材料,颠覆了全固态锂电池复合正极的范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与正极非均匀性相关的瓶颈,制备出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电池。还利用熔融黏结技术,干法制备出具有出色柔韧性的超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离子电导率以及应力耗散特性可有效抑制电池内部应力不均导致的机械力失效。


中国粉体网联合合源锂创、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将于2025年9月23-24日苏州举办第七届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大会。本次大会将聚焦固态电解质、正负极材料、界面工程、智能制造及产业化进展等热点议题,深入探讨固态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为致力于固态电池技术开发的企业,科研院校,以及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终端企业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助推固态电池产业化。届时,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研究员将作题为《高性能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的报告。




专家简介:


崔光磊,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新能源汽车专项高比能固态锂电池技术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级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现任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先进储能技术研究室主任,国际聚合物电解质委员会理事、国际储能创新联盟理事、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有机固体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近几年主要从事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和系统研发、深海特种电源开发应用及固态光电转换器件的研究工作。先后在能源材料、化学、器件等方面的国际权威杂志Nat. Energy、Nat. Sustain.、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Environ. Energy Science、J. Am. Chem. Soc.等发表论文500余篇,他引40000多次。2022年、2023年被评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交叉领域)。


信息来源:人民网、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