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首款SUV亮相,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


来源:中国粉体网   空青

[导读]  小米汽车首款SUV亮相,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

中国粉体网讯  5月22日,小米集团在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中大型豪华高性能SUV——小米YU7。目前,该车型全系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将于今年7月正式上市。




据悉,小米YU7有三个版型--标准版、Pro版和Max版,依旧全系长续航。作为小米汽车的第二款车型,YU7系列凭借其全系搭载的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高性能动力系统以及丰富的智能配置,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是焦点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代表材料,凭借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优异特性,成为解决新能源车续航与充电痛点的关键技术。首先碳化硅拥有耐高压和高导热性的材料特性,使其热损耗只有硅基产品的50%左右,而传导率高达98.5%,功率则可以做到1700V甚至更高。其次,碳化硅功率模块的体积还可以做得更小且功率密度更高。


此次,小米YU7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实现以下突破:

1)充电效率跃升:支持5.2C超快充技术,从10%充至80%仅需12分钟,充电速度比主流400V平台提升30%以上,极大缓解用户续航焦虑。


2)续航能力优化:依托碳化硅的高效能量转换,YU7标准版CLTC续航达835km(搭载96.3kWh电池),较同类车型提升约20%,且高速工况下能耗表现更优。


3)系统轻量化设计:高压平台减少线束复杂度,结合碳化硅器件的小型化优势,整车重量降低约8%,进一步释放空间利用率。


车用碳化硅市场趋势持续走高


相比传统400V架构,800V平台能够显著提升充电速度、减少能量损耗,并优化整车性能,而碳化硅器件在高电压应用中的低损耗和高效率优势,使其成为800V系统的核心技术支撑。这一趋势推动了高性能电动车的普及,同时为碳化硅技术在新能源市场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的市场增长由头部企业和创新应用共同推动。例如,特斯拉一直是碳化硅技术的主要驱动者,其车型中广泛采用碳化硅模块;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也逐步将碳化硅模块用于主驱逆变器,进一步推动渗透率向中低价位车型下沉。


从发展趋势看,碳化硅的普及受益于成本下降、性能优势(如高效率和低损耗)以及新能源汽车主驱系统的市场扩张,碳化硅技术渗透率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攀升。


从数据来看,2024年北京车展中26.6%的新能源车型已搭载碳化硅电驱系统,而这一比例在2020年仅为个位数。据行业预测,2025年全球车用碳化硅市场规模将突破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4%,中国企业在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的双重驱动下,有望占据全球供应链关键席位。


来源:小米官网、行家说三代半、化合光芯、碳化硅芯观察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空青)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作者:空青

总阅读量:391024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