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金力永磁4月7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4月7日接受29家机构调研,内容包括公司数据介绍、产品产能规划、未来发展方向等。
企业简介: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748.SZ/6680.HK)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磁组件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3C、节能电梯、轨道交通等领域,并与各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一、核心数据与技术突破
2024年,金力永磁以全年高性能磁材毛坯产量2.93万吨、同比增长39.48%的成绩,稳居全球稀土永磁材料产销量第一。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维持在90%以上,全年实际产能达3.2万吨,并在年底实现3.8万吨/年的生产能力。这一表现得益于其晶界渗透技术的深度应用——该技术可减少镝、铽等重稀土用量50%-70%,使产品成本显著降低,目前采用该技术的产品占比已超80%。
从财务数据看,尽管稀土原材料价格同比下跌25%(金属镨钕均价49万元/吨),公司仍实现营业收入67.63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风电三大核心领域贡献显著:
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33.14亿元(+38.62%),产品覆盖全球前十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可装配约550万辆乘用车;
变频空调:销售收入15.40亿元(+61.81%),磁钢产品应用于8200万台空调,占全球变频空调市场约41%;
风电领域:销售收入4.97亿元,磁钢装机容量12GW,服务全球前十大风电整机厂商中的五家。
二、新兴领域布局:人形机器人与低空飞行器
在机构调研中,29家机构重点关注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领域的进展。金力永磁已成立人形机器人磁组件事业部,由CEO直接统筹,并配套专用厂房、设备及团队,目前已实现小批量交付。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元年”,特斯拉计划生产5000台Optimus,而单台人形机器人需稀土永磁材料约3.5kg,预计2030年全球需求将达3115吨。金力永磁计划2026年实现规模化交付,初期产能规划5000吨/年。
低空飞行器领域同样取得突破,公司已有小批量订单落地,产品应用于无人机等设备。尽管现阶段对收入影响有限,但随着低空经济政策红利释放,该领域有望成为未来增长极。
三、产能扩张与绿色智造
为响应国家“两个稀土基地”政策,公司启动“年产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绿色智造项目”,计划2027年总产能提升至6万吨/年。项目采用低碳工艺,稀土原材料中绿色稀土占比超63%,并通过SCS Global Service认证,符合全球ESG标准。2024年,公司使用了2575吨回收稀土原材料(含废旧磁钢回收),占全年使用稀土原材料30.4%。采用氢破碎、气流磨等环保技术,稀土废料利用率提升至30%,年回收稀土氧化物约1500吨。这一布局不仅巩固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等传统领域的优势,更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提供产能保障。
四、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1. 需求端持续高增:
新能源汽车:2024年全球销量突破1700万辆,预计2025年达2090万辆,公司产品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风电: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21.6GW,海上风电占比提升,公司直驱永磁技术适配大型化趋势;
变频空调:中国家用空调销量同比增长20.6%,能效升级推动变频化率超90%。
2. 供给端集中度提升:
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化生产,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超10%,行业CR5(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金力永磁、中科三环、宁波韵升)预计2025年将达45%,头部企业议价能力增强。
五、风险与应对策略
1. 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与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签订长协采购协议,并通过期货套保对冲风险,库存周转天数约60天;
2. 国际贸易摩擦:境外收入占比18%,其中美洲市场4.18亿元,占比6%,目前美国市场单一地区销售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比例不高,其市场变动对公司影响较小。但仍需关注地缘政治对供应链的潜在冲击;
3. 技术迭代风险:2024年研发费用率约3.5%,持续投入晶界渗透技术优化及热压钕铁硼等新技术研发。通过纳米级重稀土扩散,在保持高磁性能的同时减少镝用量30%,该技术已获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支撑公司连续五年全球销量领先
参考来源:
金力永磁官网、同花顺财经、证券之星、中国证券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留白)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