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料到宝藏:被忽视的黄金——稀土抛光粉的“重生”之路


来源:中国粉体网   山林

[导读]  稀土抛光粉废料的回收利用。

中国粉体网讯


稀土铈基抛光粉是目前主流的稀土抛光粉,具有优良的抛光性能,可提高制品或零件表面的光洁度,被誉为“抛光粉之王”。玻璃加工行业和电子行业是稀土抛光粉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每年经抛光失效的稀土抛光粉废料约占产量的70%,废料组分主要来自稀土抛光粉废渣、废液、来自抛光工件的玻璃碎屑、来自抛光布上的磨皮(有机聚合物)、油污及其他杂质,稀土成分比例在50%。失效后的稀土抛光粉如何处置成为下游应用企业一大难题。


稀土抛光粉废料


当前,常用回收稀土抛光粉废料的方法有物理分离和化学分离。


循环使用稀土抛光粉废料的概括图


物理分离法


(1)浮选法


最近几年,浮选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废稀土抛光粉中组分的亲水能力差异,选择不同的浮选药剂改善其组分在水溶液中的亲和力,将亲水颗粒留在水中,从而达到分离目的,但抛光粉颗粒的大小影响浮选回收率,且回收纯度不够。


浮选时,选择不同的捕收剂,除杂效果相差巨大。杨治仁等人经研究发现当苯乙烯膦酸的pH为5时,通过浮选后氧化铈,氧化镧的回收率达到95%,氟化钙和氟磷灰石的回收率最高仅为20%。粒子直径小于5微米的粒子,由于浮选效果不好,需要进一步分离除去杂质。


(2)磁选法


废弃稀土抛光粉具有磁性,借此,Mishima等人设计了一套磁场是垂直方向的装置来回收稀土抛光浆料。当废粉浆料的流速为20mm/s、循环时间为30min、浆料浓度为5%、浆料的pH为3时,二氧化铈和铁凝絮剂的分离效率可以达到80%。若将磁场方向变成水平梯度,然后加入MnCl2溶液,可以从二氧化铈中分离具有相反磁性的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


(3)其他方法


Takahashi 等人将颗粒不容易沉降的废粉浆料在-10℃冷冻,然后放到25℃的环境中解冻后,杂质与稀土氧化物形成了分层,方便聚集并回收废料里面的有用物质。


化学分离法


化学法主要采用酸溶和碱焙烧后回收工艺,以还原剂作为辅助试剂再经过除杂、萃取、沉淀得到稀土抛光粉原料,该方法稀土回收率较高,但工艺流程长,成本高,过量的强酸或强碱产生大量废水,制得的抛光粉纯度不高,抛光性能欠佳。


(1)碱处理


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是稀土抛光粉废料中的主要杂质。在60℃的温度下用4mol/L的NaOH溶液与稀土抛光粉废料反应1h,除去稀土抛光粉废料中的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杂质。


去除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的杂质时,碱浸出法影响因素的排序为:碱与抛光粉废料的质量比>浸出反应的时间>浸出反应的温度>碱的浓度。


碱处理抛光粉的回收工艺流程图

来源:罗天纵等,废弃稀土抛光粉回收再利用研究进展


伍莺等人研究了稀土抛光粉废料与NaOH混合焙烧,通过焙烧产生了RE(OH)3和NaF,焙烧产物在盐酸中的稀土回收率得到了提高,与没有进行碱焙烧的粉体相比,稀土回收率高出10%左右。


(2)酸处理


回收抛光粉废料中的稀土元素时,经常会用硝酸、硫酸和盐酸来浸出,稀土抛光粉废料中的主要成分二氧化铈微溶于硫酸,若将反应温度提高、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二氧化铈与硫酸的质量比,加快反应速度,能提高二氧化铈溶解速率。若二氧化铈的颗粒粒径增加,则二氧化铈更难溶于硫酸。


(3)还原剂辅助酸浸出


如果用酸直接浸出CeO2,效果不理想,如果加入还原剂将Ce4+还原成Ce3+,则可以提高稀土浸出率。使用还原剂H2O2来辅助盐酸浸出稀土抛光粉废料,能显著提升实验效果。除了H2O2还原剂,铁粉、KMnO4和硫脲也具有相同的作用,但是铁粉和KMnO4用作还原剂的话,会产生新的杂质元素。


如果使用硫脲辅助盐酸,当温度为80℃,硫脲的用量0.2g/g,盐酸的浓度3.5mol/L,反应的时间150min,二氧化铈的回收率可达到91.23%。但硫脲作为酸浸稀土抛光粉废料的还原剂也有缺点,在强酸环境中硫脲容易发生分解,产生为尿素、H2S和废气。


参考来源:

[1]湖南皓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胡珊珊等,稀土抛光粉废料中稀土回收循环利用现状及展望

[3]董硕,稀土抛光粉废料回收过程研究

[4]伍莺,陈冬英,欧阳红,周洁英.从稀土抛光粉废料中回收稀土试验研究

[5]罗天纵等,废弃稀土抛光粉回收再利用研究进展

[6]Hashiguchi K et al. Magnetic separation system for recovery of glass polishing agent.

[7]Yang Zhiren et al. Flotation performance and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styrene phosphonic acid as a collector to synthetic (Ce, La)2O3.

[8]Takahashi R et al. Recovery of the glass abrasive particulates form used slurry by freezing and thawing.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林)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