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新晋院士孙军:金属材料领域自强不息的“领头人”!


来源:中国粉体网   昧光

[导读]  孙军,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的形变相变与强韧化领域研究。

中国粉体网讯


1专家介绍

 

孙军,1959年生,吉林长春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的形变相变与强韧化领域研究,国家“973”计划连续两期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负责人,是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国家外专局首批“111引智计划”和“引智计划2.0”项目带头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

 

孙军教授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1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2012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3年6月,孙军获“全国师德楷模”荣誉称号。2014年1月,孙军的研究项目“高性能钼合金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培养的学生,包括“杰青”“长江学者”“四青人才”共8人次。团队已发表SCI论文320余篇,含Nature和Nature Materials各2篇,Acta Materialia53篇,SCI他引6000余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件;组织国际会议19次,作国际会议、大会报告或邀请报告34次。


孙军院士

图片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2科研故事

 

2.1临危受命“扶实验室于将倾”

 

孙军教授所在的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周惠久院士和涂铭旌院士等西迁前辈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而建设起来的,见证了交大西迁的历史。然而,21世纪之初,这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严峻局面。到了2002年,人员已经骤减至30余名,甚至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2002年,孙军临危受命,担任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其间兼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0余年。时任西安交大副校长王建华对孙军说:“这个工作是让你们做黄继光,去堵枪眼。堵住了是你们的功劳,堵不住是学校的责任。”孙军的同行朋友也劝他:“以你这样的身体状况(当时孙军身患一种非典型的何杰金氏淋巴瘤,持续高烧),实验室没有搞好,命可能就搭进去了。”孙军还是接下了这个硬任务,他用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来形容当时严峻的情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人才短缺、项目匮乏、成果寥寥的局面,2002年起,孙军带领团队开始申请国家“973”计划项目。当时,“973”计划每年在材料领域仅有3至4个项目,且包括了物理、化学学科的一些项目,其申请难度可想而知。孙军不负众望。2004年,“973”计划项目申报成功,紧接着“863”计划重点项目、基金重点项目等也被他顺利拿到。由于孙军的努力,加上各级组织与同行专家的支持,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8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位列小组第5,2013年攀升至第3位,2018年在科技部的评估中进入优秀行列

 

2.2跻身国际学术前沿

 

多年来,孙军教授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深耕“金属材料的形变相变与强韧化”这一领域,以“跻身国际学术前沿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孙军带领团队发明的纳米结构高强韧钼合金制备技术,使合金强度延性分别提高20%150%,突破了同步提升钼合金强度、塑性和韧性三大瓶颈问题,大幅度提升了钼合金的高温再结晶温度和使用寿命。合作企业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强韧钼合金产品已得到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我国钼合金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更新换代速度,以及我国钼合金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孙军团队研制的大尺寸合金部件已应用于新型核燃料组件、高温换热管和新概念武器等。

 

针对合金的强度和韧性之间呈倒置关系这一相关领域内的重大理论与技术难题,孙军在合金强韧化理论与工业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孙军与合作者发现了金属单晶中形变孪晶和纳米多层膜微纳柱体强度具有显著的外观和微观结构尺寸效应。据此制备的异质金属纳米多层膜,充分发挥了纳米层厚与高密度异质相界面的强韧化作用,在保持良好塑性的同时,使其强度提高1至2倍,被同行称为“颠覆了长期以来人们的直觉,实现了业内一直追求的高强韧性能组合”

 

目前,孙军团队研制的高强韧金属纳米多层膜涂层已应用于高功率微纳器件的批量制造。此外,孙军团队还突破了超大尺寸部件表面高强韧纳米涂层的高真空制备等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核燃料包壳管和主战重型武器关键部件的性能。

 

2.3当选院士与荣获MRL首届“最具影响力论文奖”

 

前不久,孙军教授当选技术科学部院士,让很多人知晓了他的科研成就和事迹。孙军教授说,“当选院士是国家对我们团队已有工作业绩的认可。我们要在以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中,为我国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此外,在12月20日,举办的《材料研究快报》(MRL)首届“最具影响力论文奖”颁奖典礼暨学术研讨会上,孙军院士所领导的铝合金研究团队荣获MRL首届“最具影响力论文奖”(ImpactAward2021),此奖专为表彰该团队在耐高温铝合金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研究。

 

2.4薪火相承的“三代”师生情

 

在当选院士后的第十天,孙军教授一早便携爱人高琳老师一起看望恩师邓增杰教授,为导师送去冬日里最诚挚的问候。提到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人,孙军教授最先说起的往往是自己求学路上不同阶段的恩师。周惠久院士当年告诫学生,金属材料强度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硕士导师邓增杰教授嘱咐学生要“说实话,办实事”;博士时期的导师涂铭旌院士认为材料科学的研究“尽量要走少人区、无人区,尽量去开发处女地”。

 

孙军教授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发现、学习别人、包括学生的优点。在团队中,他与任晓兵、单智伟等多位老师团结互助,课题组的丁向东、刘刚老师等人品贵重,余倩、李苏植和张金钰等众多学生们的认真努力,申报成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及其延续项目,正是一个群体作战实力的展现。孙军教授说:“没有他们的付出和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信息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百度百科等

推荐5

作者:昧光

总阅读量:1110974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