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当地时间4月2日,以色列特种矿物企业ICL宣布,其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BMIQ磷酸铁锂电池材料试产基地正式启用,这也是美国境内的首个同类设施。
据悉,BMIQ中心投资规模达2000万美元(现汇率约合1.46亿元人民币),拥有1吨量级的中试制造能力和完整的工艺模拟生产线,兼具技术研发和实际生产功能。该中心将用于加速探索、快速跟踪客户解决方案、证实技术可扩展性,并对ICL在北美的磷酸铁锂业务提供直接支持。
官网显示,ICL Group Ltd.是国际领先的综合性化工企业。集团拥有以色列死海地区丰富的钾、溴、镁、钠等矿物资源,以及以色列内盖夫沙漠地区磷酸盐矿、西班牙和英国钾矿的开采权。通过对优势资源的研究利用与开发,ICL专注于农业、食品和工程材料等领域应用化学品的全球化生产和销售。通过旗下四大事业部及遍布15个国家的49家工厂,ICL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溴素和溴化物生产企业之一、国际领先的阻燃剂、钾肥、特种肥料、磷酸和磷酸盐生产商之一。
作为一家磷化工企业,ICL布局磷酸铁锂在磷资源、副产物利用、能源配套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除在美国布局磷酸铁锂产能外,今年1月,ICL集团与德方纳米达成协议,将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萨伦特镇合资建立一座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工厂。据德方纳米董事会发表的声明,工厂的初始投资为2.85亿欧元,德方纳米将持有20%的股份,而ICL将控股剩余的80%。西班牙《国家报》称,这家占地约10万平方米的工厂将成为该地区第一家生产磷酸铁锂的工厂。
磷酸铁锂走红全球
近年来随着电池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兼顾低成本与高安全性的磷酸铁锂电池越来越受业界青睐,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根据GGII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月度数据库》统计,2025年1-2月,在中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配套装机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份额首次超过三元动力电池,占比49.9%。海关总署数据也显示,2025年1月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为1221吨,创历史新高,环比去年12月大幅增加34%,同比增加916%。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愈发增强。
海外电池企业关注到磷酸铁锂电池的巨大潜力,开始补磷酸铁锂技术短板。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计划将其在北美地区的磷酸铁锂电池的投产时间提前到2025年上半年,早于该公司最初设定的2026年投产的时间。日产汽车也宣布将在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建设磷酸铁锂电池新工厂,预计投资1533亿日元,计划2028年投产。
不过,相比国内,海外磷酸铁锂产能规模相对较小。业内普遍认为,欧美本土的电池产业链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在电池生产制造方面,缺乏经验,搭建完整的电池产业体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曾指出,中国公司占据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主导地位,并将在一段时间里保持这一格局。
参考来源:IT之家、ICL官网、德方纳米、金台资讯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乔木)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