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石型电解质,能满足全固态电池的要求吗?


来源:中国粉体网   山川

[导读]  由于石榴石型结构的Li7La3Zr2O12(LLZO)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电化学性能较好,最重要的是与金属锂接触稳定,有望实现金属锂作负极这一愿望,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成为了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中国粉体网讯  由于石榴石型结构的Li7La3Zr2O12(LLZO)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电化学性能较好,最重要的是与金属锂接触稳定,有望实现金属锂作负极这一愿望,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成为了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LLZO的晶体结构


LLZO具有两种晶型,而两种晶型的锂离子导电率相差2-3个数量级。具有四方结构的LLZO(t-LLZO)在室温下是热力学稳定相,总的离子电导率在10-7-10-6S/cm数量级,电导率较低。而具有立方结构的LLZO(c-LLZO)的总的离子电导率较高,一般在10-4S/cm数量级。

立方相LLZO晶体结构图


LLZO制备方法


LLZO传统的合成方法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前人应用这些传统方法,在LLZO的合成方面取得了进步,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1、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将原料、有机络合剂按化学计量比溶于溶剂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直至凝胶形成,然后加热蒸发得到固体粉末,再经过高温煅烧得到LLZO产品。溶胶凝胶法有化学反应容易进行,而且需要较低的合成温度,组分比例易于控制等优点,但该方法耗时较长。


2、高温固相法


高温固相法是将原料以化学计量比混合,手动研磨后进行高温煅烧得到产品。该方法操作简单,但高温容易导致损失锂离子且容易将氧化铝坩埚中的铝离子引入,污染产品。


3、共沉淀法


共沉淀法通常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在混合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制备前驱体沉淀物,再将沉淀物进行干燥煅烧,得到粉体。该方法制得的粉体粒径小,能够达到纳米级。


LLZO掺杂改性研究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未掺杂的LLZO具有电化学性能稳定、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但相结构稳定性差,振实密度低,具有较大的晶界电阻和室温离子电导率低,在全固态电池的应用中会存在较大的界面电阻。主要通过掺杂不同金属元素等对LLZO进行改性,目的是稳定立方相结构、优化制备路线、减小其界面电阻和晶界电阻、提高其室温离子电导率。


1、铝(Al)掺杂


Al是LLZO中最常见的掺杂元素,并且掺杂工艺简单。Al的掺入能够稳定其立方相结构,提高离子电导率,改善其电化学性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2、其他元素掺杂


有研究者采用固相法,在高温750℃条件下,烧结合成了碲离子(Te6+)掺杂的Li6.5La3Zr1.75Te0.25O12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锆离子(Zr4+)被Te6+部分取代,制得Li6.5La3Zr1.75 Te0.25O12,并研究了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在烧结温度为1100℃条件下,制得的Li6.5La3Zr1.75Te0.25O12在室温条件下的离子电导率高达1.02×10-3S/cm。


采用金属元素、金属氧化物、低熔点锂盐掺杂和Li7La3Zr2O12电解质表面修饰,能够稳定Li7La3Zr2O12立方相结构,提高离子电导率,降低界面电阻,从而拓宽其应用领域。


总结


石榴石型结构的LLZO固态电解质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但目前对于LLZO固态电解质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和改性研究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相对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导电率较低;制备成本较高,不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因此,对于LLZO,找到一种低烧结温度、制备工艺简单的制备方法对于大规模生产应用非常重要,同时如何通过改性研究提高离子电导率仍然是未来研究的关键。


参考来源:

[1]吕晓娟等.石榴石型无机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2]彭峰峰等.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Li7La3Zr2O12的研究进展

[3]龙鹰等.动力电池石榴石型结构Li7La3Zr2O12电解质的研究现状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12

作者:山川

总阅读量:10750313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