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这家成立了55年的碳酸钙企业,迎来预计年产值10亿元的项目


来源:中国粉体网   昧光

[导读]  比蜀玉实业55载发展历程还精彩的是它的未来。

中国粉体网讯 近年来,江油碳酸钙资源已从传统的钙粉、水泥生产原料逐步发展至各类高新材料领域。其中四川省江油市蜀玉实业有限公司,锚定智能发展新赛道的三期高分子纳米材料项目建设施工已进入尾声,有望今年9月投入试产预计产值可达10亿元

 

 

 

走进位于江油市含增镇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蜀玉实业新落成厂区,只见几名技术工人正顶着烈日铺设、焊接进厂的天然气管道。天然气经过降压站降压处理后,通过汇管分配,为熔炼车间封闭式熔炼炉供给稳定、环保的清洁能源。

 

四川省江油市蜀玉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安宁说:“我们这个属于三期项目,就是我们这个高分子纳米材料项目,这个建设安装的工作量已经完成了95%了。我们这个钙基新材料项目,不管是对江油,还是整个西南地区来说,碳酸钙这个产业链它就是一个补强补链的这么一个项目。今年我们全资引进了这个博士后团队,正在做这个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这块,所以下一步我们不管是硬件上 ,还是我们自己的技术支撑上,都能够保证我们这个产业链至少在粉体材料这个层面,能够实现国内领先,全球应该也处于头部的一个企业。”

 

 

 

一个项目投产,蜀玉为什么敢说实现国内领先?

 

一方面,依托公司深厚的发展底蕴。

 

四川省江油市蜀玉实业有限公司初创于1970年,坐落在含增镇石材产业园区内,占地面积310余亩,注册资金2525万元,现有职工300余人。专业从事非金属矿生产、销售的企业,历经55年的奋斗拼搏,已发展壮大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碳酸钙粉体材料制造企业。

 

公司拥有“国家精制方解石粉第一起草单位(JC/T 2448-2018)”、“中国饲料石粉添加剂首创企业”两顶行业桂冠,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非金属矿碳酸钙专委副理事长单位、绵阳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会长单位。

 

 

 

公司生产的精制方解石粉、白云石粉、超细碳酸钙、氢氧化钙等蜀玉牌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玻璃、玻纤、陶瓷等生产领域,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享有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高和售后服务好的美誉。

 

 

 

据了解,四川省江油市蜀玉实业有限公司是华丰投资集团旗下核心企业,2024年工业产值超5亿元,正在建设的三期项目用以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此外,华丰集团也是华丰投资集团旗下核心企业,与蜀玉共同构成该集团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板块的重要力量。其中,蜀玉聚焦碳酸钙粉体材料的生产与销售,华丰则主要负责科技研发与资本运作,华丰旗下的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光电连接器及互连方案提供商,为科创板上市国企。

 

 

 

另一方面,坚信转型升级发展步伐能行稳致远。

 

7月16日,华丰集团董事长陈清平在碳酸钙会议上表示,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加快推进总投资逾11亿元的“蜀玉钙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4个子项目建设,加快集团工矿业转型升级发展步伐。江油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桂炳同时表示,鼓励蜀玉实业与四川大学、西科大等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

 

 

 

此外,蜀玉实业与四川大学联合创建的“蜀玉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也在会上正式揭牌。蜀玉实业总经理萧海林还代表公司发布新的发展规划——公司将开展市场营销区域化管理。他重点介绍了国际区、中国区以及成都、重庆、川东、川南、川北五大营销中心组建情况。公司将以区域中心为抓手,依托天晖、天安、隆仕达等自有原材料矿石基地,每年为广大客户提供约200万吨优质碳酸钙粉体材料产品。

 

蜀玉的目标很明确,高端产品是企业未来发展之路,目标是实现碳酸钙产品从低端、中端、高端的全覆盖,把碳酸钙粉体材料做到极致和完整。

 

结语

 

经历55年的发展,市场早已验证了蜀玉的含金量。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未来蜀玉再次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信息来源:四川省江油市蜀玉实业有限公司、华丰集团、江油市融媒体中心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昧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作者:昧光

总阅读量:1334098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