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率提升60%!四川增隆推出两款高导热铝合金粉末


来源:中国粉体网   留白

[导读]  4月21日,四川增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两款高导热铝合金球形粉末材料——TC-180与TC-210。

中国粉体网讯  4月21日,四川增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增隆科技”)正式发布两款高导热铝合金球形粉末材料——TC-180与TC-210,其导热性能显著超越传统铝硅镁合金(如AlSi10Mg),综合性能甚至优于6063铝合金,为5G通信、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散热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产品核心优势

 

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凭借其擅长的复杂结构设计能力、高效散热组件快速制造能力及材料高利用率等优势,正成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段。散热效率的跃升不仅依赖结构设计,更需要材料在导热性能方面发生质变。然而,传统铝硅镁合金(如AlSi10Mg)导热率130-140W/(m·K),铜基材料成本较高并且受加工限制,严重制约了增材制造技术在数据中心散热场景的规模化应用。TC-180与TC-210具有以下优势:

 

1. 导热性能突破:  

 

TC-210导热率较传统铝硅镁合金(AlSi10Mg,130-140W/m·K)提升40%-60%;TC-180提升30%-40%。兼具高导热与机械性能平衡,TC-180适用于高强度散热一体化场景,TC-210综合性能超越6063铝合金,适配薄壁挤压散热需求。  

 

2. 成本与工艺优势:

 

通过创新雾化工艺和规模化生产,成本较同类产品降低25%-30%,且密度低于铜基材料,实现“以铝代铜”轻量化制造。提供全套工艺链支持,包括材料配方、打印工艺及热处理参数,助力客户快速量产。



应用领域

 

增隆科技的高导热铝合金粉末结合3D打印技术,可制造复杂流道结构,广泛应用于:  

 

1. 通信与电子:5G基站微通道散热器、数据中心液冷板、消费电子超薄均热板。  

 

2.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液冷板、导热壳体及电机端盖,解决电池散热与轻量化需求。  

 

3. 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卫星散热结构、激光武器散热基板,满足极端环境下的高效散热。  

 

4. 工业领域:通过3D打印优化散热设计,降低设备工作温度,延长使用寿命。

 

公司简介

 

四川增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重庆增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暨生产基地,总部位于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川渝高竹新区高滩工业园区,注册资本1200万元,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金属材料研发与生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构建了“386”新材料研发体系(即3大材料体系、8类特色产品、6个应用方向),拥有50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研发团队包括25名专业人员,其中正高级工程师3名、博士1名,并与重庆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深度产学研合作,共同推进高氮无磁不锈钢、模具钢等新材料的研发。截至2025年,公司已获20项专利,承担中央引导地方科技计划项目1项,成为16家大型企业的主要材料供应商。


结语

 

在全球数据中心需求激增、传统散热技术面临瓶颈的背景下,增隆科技的产品填补了高导热铝合金材料的市场空白,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在散热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其低成本、轻量化及成熟工艺链优势,为新能源、AI等产业的技术升级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参考来源:

增隆新材料科技公众号、重庆增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留白)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荐1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