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打造中国第一个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金属及溅射靶材生产基地
黑龙江人姚力军出生于1967年8月,于1985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并最终获工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姚力军作为国家“十万人计划”的一员,获得了奖学金留学日本的机会。1994年,姚力军前往日本留学,并最终获得日本国广岛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公开资料显示,姚力军在日本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全球500强企业霍尼韦尔,担任电子材料部门日本生产基地总执行官,并在2003年出任霍尼韦尔公司电子材料事业部大中华区总裁。成为当时全球范围内顶尖的新材料专家。
彼时,姚力军从事的超高纯度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是半导体芯片制造重要的原材料,而我国这一领域却长期由几家跨国公司垄断。
姚力军早先公开回应过创业前的心路历程:“我当时想,为什么他们能制造出芯片,但我们不能?我要把先进的技术带回去,制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芯’。”
转折的契机发生在2005年。那一年,38岁的姚力军选择回国创业,带着自己研发的多项核心技术与海外博士组成的技术团队,在宁波市余姚创办了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丰电子”),并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金属及溅射靶材生产基地。据江丰电子官网介绍,2005年,该公司第一块中国制造靶材研发成功,填补了中国溅射靶材工艺空白,打破国外垄断。
“江丰”经验值——“零”到“链”的突破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盛典”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0个“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案例”现场发布,由江丰电子带来的这一相关案例赫然在列,成为浙江省内唯一。
“目前,我们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先进的3纳米芯片工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近40%。”江丰电子相关负责人说道,而数据背后,是“零”到“链”的探索路径。
“江丰电子”通过牵头成立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形成“强链主+孵化器”模式,集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孵化“链”上企业。目前已有18家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在这里成长,其中17家已成长为规上企业、6家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园区企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
“润平电子”,就是该模式下成长起来的“链”上企业,其主攻的CMP抛光液是制造高端芯片不可或缺的表面抛光材料。就在2024年最后一季度,“润平电子”凭借四年攻克两项“卡脖子”难题、拿下105项专利,斩获首张CMP抛光液大单。
数据显示,“江丰电子”去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6.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11%。
“以科技创新,逐时代浪潮”
如今的江丰电子,已成长为集半导体溅射靶材、半导体精密零部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三大领域为一体的综合企业。
江丰电子官网显示,截至目前,半导体精密零部件方面,该公司已开发研制超过4万款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覆盖PVD、CVD、刻蚀、光刻、3D堆叠等工艺的所有装备,实现85%以上的行业产品覆盖。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方面,江丰电子通过控股子公司宁波江丰同芯切入陶瓷覆铜基板领域,搭建完成国内首条具备世界先进水平、自主化设计的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模组核心材料制造生产线。
2025年1月19日晚间,江丰电子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韩国KSTEINC.签署《关于静电吸盘项目之合作框架协议》。江丰电子拟从KSTE引进约定范围内的半导体设备用核心零部件——静电吸盘产品所需的全部生产技术并采购相关生产线,以实现江丰电子在中国大陆地区独立量产。
江丰电子表示,静电吸盘广泛用于半导体刻蚀设备、薄膜设备、量测设备,是当前半导体领域需求量较大、技术门槛较高的零部件。
从半导体溅射靶材打破国外垄断,再到拟“攻关破题”静电吸盘项目,在姚力军的带领下,江丰电子激流勇进。
在被美国记者问到“是否担心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时,姚力军用全英文回应称:“我们从不担心,我们只关注自己如何变得更好。”
这句充满力量的回应背后,折射出姚力军及其江丰电子在实现半导体关键核心材料和设备国产化道路上的坚定不移,也代表着一位世界顶级新材料专家,对我国科创产业长期未来的信心与笃定。
参考来源:
宁波政协官方公众号、财联社、科创板日报、浙江日报、潮新闻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林)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