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瑞新材球形二氧化硅“黑科技”


来源:中国粉体网   九思

[导读]  黑色球形二氧化硅专利

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公布了,联瑞新材(连云港)有限公司一项名为“一种黑色球形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


该专利提出的制备方法采用不饱和长链有机硅烷作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氟化剂浸渍与两段式高温煅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溶液配制:将不饱和长链有机硅烷与低碳醇(C₁-C₃混合醇,甲醇质量分数≥90%)按体积比1:6-18配制成溶液A;同时将氨水、水和低碳醇以体积比2:3-5:10-35混合成溶液B。


溶胶形成:按体积比1:1.6-5将溶液A缓慢滴入溶液B,搅拌形成溶胶后,在30-70℃下加热反应6-12小时,经抽滤、洗涤、干燥获得二氧化硅粉末。


氟化处理与煅烧:将二氧化硅粉末在含氟化剂(氢氟酸、氟硅酸或氟硼酸,质量浓度0.1%-1%)的有机溶剂中浸渍8-24小时,洗涤烘干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两段煅烧:先以5-20℃/min速率升温至700-900℃保温1-2小时,再以5-10℃/min速率升至1000-1200℃保温5-6小时,最终制得黑色球形二氧化硅。


产品性能优越,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该工艺制得的黑色球形二氧化硅具有显著优势:


理化指标优异:粒径范围1-10μm,羟基含量≤120μg/g,碳含量2%-20%,白度≤30%,且粒径均匀、分散性好,长期使用不褪色。


工艺环保高效:低碳醇与氨水可通过蒸发冷凝回收,降低生产成本;两段式煅烧工艺确保有机物均匀碳化,避免一步高温煅烧导致的团聚和开裂问题。


应用场景多元:产品兼具不透光性、高绝缘性和热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材料、液晶显示装置间隔件等领域,提升设备的光学性能和可靠性。


对比现有技术,凸显专利优势



与传统方法相比,该专利技术突破显著:


避免褪色问题:通过氟化剂处理与高温煅烧的协同作用,使二氧化硅表面形成稳定的碳化层,解决了传统浸渍有机物碳化工艺易褪色的缺陷。


提升产品纯度:无需引入氧化钛等杂质,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确保产品高纯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杂质污染的问题。


简化生产流程:相较于三复合体系制备工艺,该方法步骤更简洁,便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企业简介


联瑞新材致力于无机填料和颗粒载体行业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开展功能性无机非金属粉体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技术、超微粒子的分散技术、超微粒子的填充排列技术以及超微粒子为载体的表面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应用的研发。



公司主要产品有利用先进研磨技术制造的微米级、亚微米级角形粉体;火焰熔融法制造的微米级球形无机粉体;高温氧化法和液相法制造的亚微米级、纳米级球形粒子;经过表面处理的各种超微粒子;多种方法制造的功能性颗粒以及为解决粒子分散开发的浆料产品。


联瑞新材此次公布的专利技术,不仅为黑色球形二氧化硅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也为电子封装材料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随着半导体和显示技术的快速进步,该产品有望在高端电子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联瑞新材年报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九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