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锂电池产业瞭望|二十大产业“重镇”,谁是最出彩的城市玩家?


来源:中国粉体网   文正

[导读]  二十大锂电产业“重镇”,谁是最出彩的城市玩家?

中国粉体网讯  锂电是新能源产业重要技术之一,在我国实现了快速推广与应用,国内锂电产业发展迅速。


十年以前,国内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等产业渐渐起步,彼时我国的锂电产业链很多环节并不健全,很多材料、设备等还依赖进口,整个锂电产业链的产值仅在百亿区间。


十年后的今天,锂电产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电池、材料、装备等上市企业业绩数据显示,国内锂电企业产值已突破万亿元。上市公司市值方面,我国锂电产业市值已经超过两万亿元。目前,我国已形成从材料研发、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到设备支撑的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十多年的时间,锂电产业由弱变强。


在汽车产业电动化变革,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向清洁、可持续能源转变的驱动下,锂电赛道持续火热。面对锂电产业的热潮,各地都想赶上产业的风口,积极布局锂电产业,获取产业红利。产业的迅速发展造就了多个锂电产业特色城市,这些地方有着各自的条件支撑,有的富集矿产资源,有的具有区位优势,有的背靠产业链龙头企业……下面我们梳理一下锂电产业有哪些“重镇”,看一看谁是锂电赛道最出彩的城市玩家?


图源:pixabay


全国锂电产业“重镇”有四川宜宾、四川遂宁、江西宜春、江西新余、福建宁德、江苏常州、湖北宜昌、湖北荆门、安徽合肥、湖南长沙、贵州贵阳、青海西宁、山东枣庄、广东梅州、广东江门、河南新乡、河南驻马店、云南昆明、云南玉溪、云南曲靖等。




锂电产业“重镇”最新发展概况


宜宾——动力电池之都


提到宜宾,很多人会首先想到“中国酒都”,4000多年的酿酒史,孕育了名满天下的“五粮液”,它同时还是“长江首城”“中华竹都”,如今这座城市展露了新的“野心”——打造“动力电池之都”新名片,构建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新崛起的“动力电池之都”宜宾,动力电池产业近年来实现“从无到有”,在巨头宁德时代的布局下提速发展。2019年,宁德时代新制造基地——四川时代落户宜宾,这让宜宾锂电产业集群进入“从0到1”的阶段。“宁王”的到来使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始加速布局宜宾。目前,宜宾作为四川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核心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动力电池产业集聚了从电芯到正负极材料、隔膜等全产业链90个项目,投资超2100亿元,建成动力电池产能150GWh。2022年,宜宾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15.5%,实现动力电池产业工业产值889亿元,同比增长4.54倍。2023年1-2月,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产值117亿元,同比增长45%。宜宾力争2023年动力电池产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遂宁——锂电之都


近年来,遂宁围绕“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的发展定位,大力建设“锂电之都”。遂宁拥有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生产基地。2022年锂电产业增加值增速超300%、实现营收超500亿元,在四川省锂电产业规模中占比超20%。遂宁形成从锂资源开发、锂材料生产到锂电池生产、梯次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2022年,遂宁锂电产业被纳入四川省首批4个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名单,被工信部认定为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企业方面,规模以上锂电企业产值突破580亿元,培育百亿企业2户,促成天齐锂业港股成功上市,产值突破100亿,四川裕能成为全市首家产值突破200亿元企业。目前遂宁已经汇聚包括14家上市公司投资在内的各类锂电项目60余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宜春——亚洲锂都


宜春锂矿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宜春共探明氧化锂资源量约900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2200万吨,拥有超20个锂云母矿,拥有亚洲最大的锂云母矿山宜春钽铌矿,整体锂云母储能占到全国的40%左右。宜春凭借丰富的锂矿资源打出“亚洲锂都”口号,构建“锂电资源-锂电材料-动力电池-电动汽车”新能源全绿色产业发展体系。


早在2009年,宜春已制定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十年规划,首次提出打造“亚洲锂都”的目标。此后,宜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从项目招引、龙头企业培育、人才引进、技术创新、配套服务等方面对锂电企业予以扶持。


目前,宜春成功引进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赣锋锂业、欣旺达等头部企业,科力远、富临精工、璞泰来、明冠新材等上市企业。2022年宜春锂电产业实现营收1117亿元,同比增长149.8%


新余——全球最大锂盐加工基地之一


近年来,新余先后出台并实施“三年倍增计划”“锂电三十条”“锂电人才十六条”等利好政策,打造全球锂电高地。新余以锂盐开发利用为特色,锂盐年产能达22.9万吨,产量近20万吨,占全国产量近30%;锂电池年产能15.4GWh,产量10.4GWh,新余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锂盐加工基地之一,还是国内重要的锂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基地。


2022年,新余锂电产业实现营收527.3亿元、增长258.6%,2023年将冲击千亿营收规模;出口额同比增长超4倍,跃居全市第一大外贸产业,其中氢氧化锂出口6.19万吨,居全国第一,占国际市场份额超五成,锂电池出口量也实现连年翻番,突破4亿元。赣锋锂业、东鹏新材掌控已探明全球锂矿资源储量的37.7%,折碳酸锂当量约4950万吨。2022年新余16个锂电重点项目,总投资119.7亿元,完成投资45.2亿元,超计划完成127%。


宁德——全球最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以宁德时代和宁德新能源为龙头,历经十年发展,已经形成“核心材料-设备制造-电池生产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汽车生产锂电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集群生态。


2011年宁德时代落户宁德,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形成覆盖核心材料、电池构件、智能制造装备等三大类配套项目以及服务型制造等产业延伸新业态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电池总产能合计330GWh,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截至2022年底,宁德已有锂电新能源上下游企业80多家,产品涵盖正极、负极、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及电池结构件、原材料等配套材料和智能装备。2022年,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产值达2758亿元,动力电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常州——新能源之都


常州远离矿产资源,本身并不具备锂电产业上游的比较优势,因此,瞄准锂电产业中游——动力电池,以溧阳和金坛为抓手,围绕引入的3大龙头企业进行布局。常州以动力电池作为起点,实施“延链、补链、强链”战略,逐渐形成了产业闭环。目前,常州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居全国首位。


2022年常州完成动力电池规上企业产值1703亿元,动力电池产量108.5GWh,全国排名前二。以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当升科技(常州)、贝特瑞(江苏)、常州星源、江苏科达利、海目星(江苏)、捷佳创为代表的企业,有力支撑了常州动力电池产业跃升,成为长三角锂电池产业链最全、最长的地区之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常州拥有比亚迪、理想等新能源整车龙头,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宜昌——清洁能源之都


宜昌是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常被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称谓。宜昌具备丰富的矿产、内陆港口、清洁能源等资源优势。


宜昌提出打造清洁能源之都的目标,力争2025年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达到700亿元。在方向上,重点发展锂电产业,延伸发展光伏产业,超前布局氢能产业。从2021年开始,宜昌新能源电池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一批新能源企业纷纷在宜昌展开布局。2021年12月,宁德时代落子宜昌,投资320亿元的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项目开工。此后,宜昌又先后落地楚能新能源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欣旺达东风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等。其中,楚能项目总投资600亿元,成为宜昌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目前,宜昌聚集了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核心基地的基本条件。预计到2025年,宜昌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将达到200GWh。


荆门——华中锂电之都


荆门近年来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锂电产业爆发式增长,“华中锂电之都”正在崛起。2022年,荆门高新区新能源产业总产值435亿元,成为华中地区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基地


2012年,亿纬锂能落户荆门。荆门依托龙头企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优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目前,荆门市高新区已集聚新宙邦、格林美、华工科技、埃斯顿、中泽精密、本征方程、金杨股份、均瑞新能源、好电科技等锂电相关企业23家,其中上市公司8家。电池五大核心部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结构件、电解液,在荆门高新区均有布局,从基础原材料、关键部件,到电芯制造、废旧电池回收,涵盖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在产业园区内形成。“十四五”末,荆门市高新区将力争实现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


合肥——新能源汽车之都


安徽省从2009年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2012年,安徽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安徽建设成为核心竞争力强、配套完善、推广应用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强省。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合肥发展迅猛。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非常齐全,截至2022年12月,合肥共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300多家,拥有江淮、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长安、安凯等6家整车企业。同时,合肥积极打造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链,聚集了中创新航、华霆动力、国轩高科、巨一动力、科大讯飞、四维图新、科大国创、佳通,马牌等一批龙头企业,覆盖乘用车、客车、货车、环卫车等车型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合肥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制造项目,培养和引进一批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不断提升电池产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产能需求。据统计,安徽锂电池产业基地64个,其中合肥22个。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合肥锂离子电池产量2508.27万只,同比增长36.1%。


长沙——“2022年新型储能十大城市”榜首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的赛迪顾问评选出新型储能十大城市及十大园区,其中,长沙市荣登“2022年新型储能十大城市”榜首


据不完全统计,湖南锂电池产业基地52个,其中长沙锂电池基地达26个。2022年,长沙储能材料产业的总产值首次突破了1000亿元。目前,长沙储能材料产业已形成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包括前驱体、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匣钵、电芯、电池包PACK与制造、分布式储能以及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等一系列环节。产业链内企业聚集在长沙,占湖南省总量的70%。长沙已有约150家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拥有98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湖南中伟新能源三元前驱体市场占有率在2022年上半年达到了26%,并且一直保持着行业第一的市场占有率。此外,邦普循环、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巴斯夫杉杉、中科星城、鹏博新材、五创循环、法恩莱特以及邦盛这8家企业已被宁乡市列入“双十工程”百亿企业培育名单。除此之外,长沙还拥有多个锂电池产业项目在建。


贵阳——建设“电动贵阳”


贵州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多家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知名企业落户贵州。贵阳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电池制造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构建新能源电池制造及其配套产业集群。


依托贵安新区的项目集群,宁德(贵州)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比亚迪10GWh动力电池、中科电气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贵安新区奇瑞(贵州)产业基地等新能源企业项目接连落地形成发展新能源合力。丰富的磷矿资源、铝等资源,使贵阳贵安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具备天然优势。另外,在开阳县的安达科技生产线,主要生产磷酸铁锂产品。作为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游企业,安达科技与下游形成耦合之势。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厂商落户贵安,让安达科技以最短距离触达市场。


2022年,贵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磷化工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9.6%,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增速达166.5%


西宁——西陲古城打造千亿锂电产业集群


青海锂资源丰富,全省储量1724万吨,占全国的83%、全球的60%以上,这为西宁发展锂电产业提供了机遇。西宁开发区已初步形成“盐湖提锂-电子碳酸锂—正负极材料-锂电池制造”等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锂电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西宁聚集了时代新能源、比亚迪、泰丰先行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覆盖正负极材料、隔膜、铜箔、铝箔及车用储能电池制造的完整锂电全产业链,千亿锂电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西宁已形成正极材料2.3万吨、电池32.5吉瓦时、电解铜箔5万吨、隔膜1.5亿平方米、壳体3500万套的产能规模。


枣庄——北方锂电之都


因煤而兴的枣庄位于山东的“南大门”。随着煤炭资源日益枯竭,枣庄瞄准锂电产业基础优势和市场前景,超前布局锂电产业,成为全国较早发展锂电产业的城市之一。“百年煤城”正在向“北方锂都”转变。


目前,枣庄锂电产业已经形成从锂矿开采加工,到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关键材料及电池制造、检验检测、终端应用及拆解回收等较为完整的全产业链条。全市锂电企业突破100家,产品种类达到300多个,产能实现正极材料10万吨、负极材料4万吨、电解液13万吨、隔膜16亿平米、电芯10GWh、拆解1万吨。2021年以来,先后成功招引一大批头部企业落户枣庄,包括欣旺达、创普斯、科达利、龙电华鑫等。2022年枣庄锂电产业产值和项目年度投资双双过百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8.96%。


江门——电池王国


在传统的镍锌电池产业,江门曾是全国电池生产重镇,在上个世纪素有“电池王国”美誉。目前,江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制造项目,打造广东汽车产业重要制造基地。


江门已发展成为广东省新能源电池核心原材料主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覆盖“新能源电池原材料、电芯制造及PACK成组、电池生产装备及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中创新航、海目星、力源电子、优美科长信、芳源股份、科恒股份、道氏技术等一批知名企业


2022年,江门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实现工业产值229.56亿元,产业链增加值增长13.6%。今年开年,产业链继续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长。截至2022年底,江门聚集400多家新能源电池及相关企业,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企业数量同比增长约2倍左右。


梅州——中国铜箔之都


梅州被誉为“中国铜箔之都”。上世纪90年代,第一条铜箔生产线落户梅州。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爆发期,动力电池企业对锂电铜箔需求激增,梅州在原有电子电路铜箔产能基础上,大力发展出锂电铜箔的新产能,由此切入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2020年至2022年,梅州市铜箔年产能从4.9万吨上升至10万吨,三年实现翻倍增长。梅州占全国电解铜箔产能的比例也从7.36%攀升至11%。据统计,2020年至今,梅州共实施8个计划总投资220多亿元的铜箔项目,其中3个项目投产,累计新增产能5.1万吨,预计全部项目建成后,梅州铜箔年产能将达到30多万吨


梅州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积极培育发展铜箔产业链下游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储能设备、高端印制电路板等产业,推动产业集聚,支持企业成为大型电子信息链主企业的配套商、供应商,把梅州制造深度嵌入粤港澳湾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实现挂链融湾发展。


河南新乡——中国电池工业之都


河南新乡,被誉为“中国电池工业之都”。河南省第一家电池企业——新乡电池厂、全国第一家以生产二次电池为主的企业——国营755厂,都诞生于此。2013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正式授予新乡市“中国电池工业之都”牌匾。新乡成为全国电池行业第一个获得“电池之都”称号的城市。


目前,新乡市拥有电池及电池材料相关企业300余家,相关从业人员5万多人。电池产品涵盖各类新型动力二次电池,拥有六大系列近千种型号电池产品和20多个系列的电池原材料、零配件。在锂离子电池、镍基电池、镍氢电池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材料等领域优势明显。位于新乡电源产业开发区的天力锂能便是新乡锂电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此外,中电科二十二所、河南电池研究院、国家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产学研机构也汇聚在新乡


河南驻马店——建设500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目前,驻马店已形成了以锂电产业为核心,与风光电、储能等产业共同形成新型能源体系的供给端、生产端、调节端、应用端,形成四位一体新能源产业闭环协同发展趋势,努力打造500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驻马店新能源电池产业形成以鹏辉电源、惠强新能源为龙头的双强引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鹏辉2022年度户用储能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二,惠强锂电池隔膜干法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广鹏电池、荣盛包装等配套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佳锐斯电子、万锂新能源等一批消费锂电企业不断扩能增产。


目前,驻马店发现的矿种有54种,查明储量矿种15种,其中硅、钼、石墨等矿产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为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截至目前,驻马店已投产锂电池及电池产业链企业13家,总产值53.12亿元,同比增长104.5%;营收52.95亿元,同比增长87.7%


云南昆明——“春城”的千亿产值目标


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被称为“春城”。据不完全统计,云南锂电产业基地20个,其中昆明5个,曲靖5个,玉溪5个。昆明发布《昆明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计划打造国家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和云南新能源电池产业聚集核心区,到2024年新能源电池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形成不少于100万吨正极材料、40万吨负极材料、5亿平方米电池隔膜、5万吨电解液、5万吨铜箔、5万吨铝箔、40GWh电池的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重点发展储能电池;加快推动石墨、氧化亚硅、电解液、隔膜、铜箔、铝箔等材料布局。目前,湖南裕能、杉杉股份、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等新能源电池项目相继在云南安宁产业园区签约、建设、投产


云南玉溪——“云烟之乡”的“锂”想


玉溪被称为“云烟之乡”,这里的烟叶质量上乘。“云烟之乡”目前正在大力发展锂电产业。依托丰富的锂、镍资源等矿产资源,玉溪先后布局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及电池等生产项目,形成一条完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2022年以来,玉溪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共签约企业8户,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645亿元,其中已开工建设项目6个。目前落地的6个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产值可达892亿元。力争通过3个五年规划时间,构建“锂电材料-锂电池制造-锂电池检测-锂电池梯次利用”的锂电池全产业链聚集发展的现代产业集群体系,力争到2025年锂产业集群产值达1000亿元,到2035年产业集群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云南曲靖——“云南咽喉”的“锂”想


曲靖位于云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被称为“云南咽喉”。目前,曲靖的新能源电池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已形成157.5万吨正极材料、10万吨负极材料、添加和配套材料、23GWh储能动力电池、3GWh储能电池等产业链布局,建成和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0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3年实现产值900亿元以上,到“十四五”末,曲靖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达1600亿元以上,使曲靖成为国内一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


参考来源:

厚积薄发宜宾“动力电池之都”的崛起之路.宜人宜宾

锂电头部企业缘何扎堆江西?.当代江西

遂宁:定位锂电之都正在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四川发布

解码“中国铜箔之都”:梅州,站在产业变革的风口|中国新地锂.财联社

江苏常州:“锂电之都”是怎样炼成的?.华高莱斯

宜宾VS常州,谁才是“动力电池之都”?.科创板日报

“电池王国”广东江门再次狂飙:400多家企业聚集,54万平米厂区拔地而起.界面新闻

三峡门户宜昌:打造清洁能源之都,冲刺全国城市50强.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下游企业“隔墙供应”政府部门甘当“店小二”——荆门锂电产业跃升记.经济参考报

2023年安徽锂电池产业分布情况:合肥产业基地最多.中商产业研究院

拼命追赶20年:中国电池产业已“多点开花”,做大做强.产业这条链儿

驻马店:奋力打造500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驻马店发布

一起了解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概况.云南省对外科技协会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文正)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6

作者:文正

总阅读量:365717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