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女,1980年出生,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副院长。
黑龙江安达人,中共党员,XX装备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专家。2005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摩擦学与耐磨材料。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承担的项目有: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高可靠舰船用高分子水润滑轴承材料设计合成与摩擦磨损机理”;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吉林省高分子摩擦材料科技创新中心”;科学院-威高计划“多肽抗菌聚氨酯泡沫敷料研制及工程化研究”项目;长春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双十”工程项目“复合型耐泥沙水润滑轴承材料的产业化”;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基于高活性单体的聚氨酯自适应合成研究系统”;XXX全国军用非金属检测能力调研项目。以课题负责人的身份承担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课题“多级结构骨架帘线制备与界面匹配”和军委科技委“XXX抗冲蚀磨损涂层研究”。目前已在Macromolecules,Polymer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申请专利29项,获权14项。
2016年入选省委组织部第一批吉林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骨干),获吉林省青年科技奖-创新团队奖(排名第三)。2019年“高可靠XX用高分子水润滑轴承材料及应用”项目获XX科学进步奖三等奖。
王杰深耕高分子聚合物领域近二十年,以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先后获评“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广州市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等称号,用柔肩扛起国之重器的使命,诠释新时代科技女性的凌云之志。
面对航空轮胎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境,王杰毅然投身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项目建设,带领团队攻克国产化技术全链条难题。她全力推动飞行起降动力学大装置设备安装、功能调试及技术能力建设,主导研发的飞行起降动力学大装置为全球第二套、国内首套,目前已具备部分对外服务运营能力,多项功能填补国内空白,助力实现航空轮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经专家组验收鉴定,2024年项目获国家发改委专项经费支持,入选广东省重点工程,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装上“中国轮”。
王杰专注高分子摩擦学与耐磨材料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Macromolecule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篇,累计申请专利114件、授权60件。其主导的“高可靠高分子水润滑轴承材料及应用”项目获国防科技进步奖。2023年,她牵头芯片级化学机械抛光(CMP)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填补国产抛光垫铜制程领域应用的空白,助力广东省打造国家集成电路第三极。
作为黄埔材料院核心骨干,王杰聚力打造新材料人才高地,组建316人研发团队,其中博士及高层次人才占比超35%,她带领团队为企业解决技术瓶颈等急难愁盼问题,输出技术、新工艺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累计服务企业超80家,服务项目超90个。在她及全院职工努力下,孵化37家科技企业,累计产值超12亿元,其中12家企业跻身“规上”,6家获评“高新”,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为湾区新材料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王杰始终践行“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信念。面对中国智造“靠什么自立”“何以自强”等关键命题,王杰用近二十年的实践给出答案:“以独创独有之志,攀科技自立之峰!”如今,她正带领团队向新科研领域进发,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书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湾区答卷。
参考文献:
南方网、粤学习、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林)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