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发展势能 做强生物医药


来源:科技日报

[导读]  广州高新区始终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粉体网讯  广州高新区始终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该高新区已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超3000家,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00亿元,打造“研发在生物岛、中试在科学城、制造在知识城”的产业链发展格局。


5月25日—27日,为期3天的首届广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大会在广州高新区举办。12个生物医药优质项目在会上集中亮相签约,14位行业领军人物获聘为广州(黄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顾问。


与会的多位专家及企业家代表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凸显,市场前景广阔,广州高新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核心区,如今已然成为生物医药企业投资落户的首选地之一。


优势凸显 打造产业投资首选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领衔的广州威斯克疫苗研发生产项目(以下简称威斯克生物)是广州高新区近两年签约引进的重点项目。魏于全透露,近日,由威斯克生物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针对最新流行XBB等新冠病毒变异株研发的重组多价新冠蛋白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这也是全球率先进入临床试验的、针对XBB等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新冠疫苗,对于预防当前流行的XBB等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具有重要意义。”魏于全说。


魏于全表示,未来,威斯克生物将继续深耕,把最新最好的成果在广州高新区落地转化,实现产业化,共同推动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英国皇家病理学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生物学学会院士马尔克姆·瑞查森也分享了好消息:“在广州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瑞查森医学在广州高新区的广州国际生物岛建设了国内第一家医学真菌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获得了持续发展。”


广州高新区始终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该高新区已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超3000家,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00亿元,打造“研发在生物岛、中试在科学城、制造在知识城”的产业链发展格局。


与国内其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相比,广州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拥有两大突出优势:一是产能优势,广州高新区在建大分子生物药原液生产规模超60万升;二是数量优势,广州高新区创新药数量在全国开发区中位居前列。


优渥的产业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让广州高新区越来越受到青睐。在首届广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大会集中签约的12个生物医药优质项目中,包括梯瓦制药(TEVA)中国创新药转化基地、加瑞密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中心项目(CPI)等外资项目,东富龙生命科学仪器设备研发总部等总部项目,以及惠正奇mRNA创新药物研发总部、麦进嘉核酸药物研发中心、新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研发中心和配套项目。


筑巢引凤 集聚行业领军人才


广州高新区缘何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众多生物医药龙头企业趋之若鹜、流连忘返呢?


“这里除了拥有适宜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产业环境以外,全方位助企的一系列配套资源也很完善,我们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政府的服务,这是最吸引我们到这里的原因。”惠正奇医药(广州)有限公司创始人回爱民表示。


广州市恒诺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存对此也持相同看法。他表示,生物医药企业研发需要不断创新,但在创新的过程中难免有失败的风险,而广州高新区在方方面面都给予了很大支持,为企业办实事。


生物医药产业项目投资选择广州高新区,行业人才也在向这里集聚。在首届广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大会现场,来自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及思拓凡生物工程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州龙沙有限公司、百济神州(广州)医药有限公司、阿斯利康医药(广州)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企业的14位生物医药行业领军人物,获聘为广州(黄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顾问。


据了解,接下来广州高新区将通过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产业顾问组成生物医药产业“智囊团”,发挥资源优势,打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与创新药品、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等企业的交流障碍,实现“政产学研用”充分对接,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内生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前,广州高新区已经成建制引进钟南山、赵宇亮、徐涛、王晓东等院士团队,集聚高端生命科学人才50余名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省、市高层次人才507人,初步形成战略科学家、优秀临床医生、优秀企业家三支“劲旅”,造就了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强大势能。


知识兴产业,人才促发展。广州高新区产业顾问的聘用,将进一步扩容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圈”,以紧密交流的“社交圈”支撑起前沿创新的“生态圈”。


辐射湾区 惠企举措推陈出新


今年3月底,广东研发的首个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口服小分子化学药物——来瑞特韦片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来瑞特韦片的诞生地就在广州高新区的广州国际生物岛。“研究团队通过大协作,实现了单药给药方案的重要突破,也为全球抗击新冠病毒提供了更多的中国治疗方案。”广州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


“新药临床前研究一般需要12至18个月,我们只用5个月完成。”来瑞特韦片的共同研发方,广东众生睿创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总裁陈小新回忆道。


产业速度、产业优势的背后是政策优势。近年来,广州高新区相继推出了“高端生物制药8条”“生物医药10条”等一系列政策。今年5月22日,广州高新区重磅发布了“高质量发展30条”,大力扶持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重点企业最高扶持达1亿元。此外,该高新区全力推进审批大提速,效能大提升,着力打造全国最优的产业生态环境。


在广州高新区推出的惠企举措中,区位优势是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广州高新区创新政策持续加码,“港澳药械通”、港澳外用中成药简化审批等各项先行先试政策相继在广州高新区落地,加快创新药械纳入医保、集采、挂网、入院。


其中,“港澳药械通”是指允许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经批准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截至2023年4月3日,该政策已累计批准指定医疗机构19家,急需进口药品23个,医疗器械13个。


新政策已经落地,如何让创新举措惠及更广范围?


梯瓦制药(TEVA)中国创新药转化基地项目方负责人透露,未来他们将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将已在香港获批上市的药物率先引进广州市,并根据中国市场需求将各类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小分子仿制药以及非处方药管线逐步引入。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1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