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17天时间准备备战高考并顺利入学;三年半时间拿到博士学位;39岁成为西安大略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48岁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生活中总是会遇到那么些“别人家的小孩”让我们钦佩。
简介
祝京旭,1960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吴县。1982年在清华大学获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84年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1988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杰出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流态化及颗粒学专家。发表文章500篇、专利30余项,培养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160名,其中10余名在北美任教、两人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67年—1973年 北京市厚俸小学、湖南田心铁路第一小学、北京市光华里第三小学
1974年—1977年 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中一年级提前毕业)
1977年12月参加文革后首届高考,从高中一年级直接考入清华大学
1978年—1982年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1977级 获学士学位
1982年—1984年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助教
1984年—1988年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系 获博士学位
1988年—1990年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Shell)公司总部阿姆斯特丹研究所研究员
1990年—1993年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科研协理、化工系讲师
1993年—1999年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工程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1994年与西安大略大学的校友成立 “中国教授协会”。
1999年提为正教授,并建立起加拿大第一个颗粒技术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至今
2000年任安大略省级讲座教授
2004年任加拿大国家级讲座教授
2008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2009年当选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
2009年选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2015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Canada)院士
2002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特聘首席科学家
2009年兼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清华大学)
2012年兼任天津大学名誉教授
2013年兼任浙江工业大学“海鸥计划”特聘教授
2016年兼任四川大学荣誉教授
2017年兼任中国矿业大学特聘教授
科学研究
从1982年起就开始从事固体流态化及颗粒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国际著名流态化学和颗粒学专家,在循环流化床、超细粉流态化、液固流化床等多个分支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发表各类文章四百余篇。多项成果已用于实际应用,获30多项专利,包括开发了一种新的高效污水处理方法、环保型的超细颗粒喷涂替代油漆、高效节能型的药片包衣技术、全新的超细药粉肺部给药系统。
主持过几十项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创新基金会、加拿大安大略省挑战基金会、及多个大型跨国公司及加拿大当地公司资助的重大科研项目;并主持或参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及中国科学院的项目。
混乱文革期 学习未中断
祝京旭出生于1960年,12岁之前他一直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和爷爷奶奶生活,他也耳濡目染地学到了一些生活常识。例如,奶奶面对艰难时世而练就的谋生本领以及和叔叔姑姑一起学习玩耍时的快乐时光。生于乱世长于幸运,虽然生于混乱的文革时期,但好在文化课学习没有中断,在他上大学之前的学生生涯中,成绩优秀是祝京旭引以为傲的资本。1977年高考恢复,两位代课老师鼓励刚上高一的祝京旭应该去考考大学。没成想,带着老师的鼓励与17天的时间准备,他成为了班里最年轻的学生,也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
与众不同的教课方式
多年来,祝京旭教授为化工届培养了一批批的杰出人才。已经毕业的研究生中出了十几位教授,其中有8位在北美任终身教授,2位当选院士。这与他独特的教育方法密不可分。
■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放羊式”管理
对新来的研究生,只是给他们指导大致的方向,让他们自己去独立的思考、计划,“浪费”一些时间去发散思维,不急于开始科研工作。另外,他还表达了对于年轻人的忠告。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要有独立的思考,还要在科研中不断积累经验。如果目标还不确定的话,就先把手边的事情做好,在脚踏实地的过程中,慢慢求索。
资料来源:
■清华视频|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访谈加拿大两院院士、化工系1977级校友祝京旭
■祝京旭:屡创纪录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