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在抛光领域的现状与展望之“抛光氧化铝的发展和应用”


来源:纳米勃姆石粉体圈

[导读]  相比之下,α-氧化铝作为研磨抛光的优势就更加明显,摩氏硬度高达9,仅次于金刚石和碳化硅,对提高抛光效率大有帮助,通过转相过程中对原始晶型、晶貌的控制,能同时达到既有切削力又极具高光亮度的效果,不仅提高效率,又减少了抛光工序,是国内原有抛光研磨材料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因此α-氧化铝作为抛光磨料逐渐被国内客户认同接受。

中国粉体网讯 

(一)概述


在精细氧化铝的大家族中,氧化铝作为研磨抛光材料大致分为两大类,即熔融刚玉(如白刚玉、棕刚玉等)和烧结刚玉。所谓的烧结刚玉是指氢氧化铝、氧化铝经过高温煅烧使其转为α相的一类氧化铝,国内称为α-氧化铝,业内人士也称之为高温氧化铝。


在国内,α-氧化铝应用于研磨抛光领域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当时的亚洲四小龙把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逐步转移到中国,也给中国带来了α-氧化铝抛光研磨材料,中国才有了α-氧化铝研磨抛光的概念。在此之前,中国的抛光磨料基本是以生石灰、长石粉、氧化铁红、氧化铬绿为精抛原料,长石粉、石英粉、白刚玉、棕刚玉微粉为粗抛原料,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研磨抛光材料一直停留在该阶段,没有创新性突破。当时的主要生产商代表有上海新华化工厂,主要以长石粉和氧化铬绿为原料,北京怀柔化工厂、重庆建设牌则以生石灰为原料,广东新塘化工厂以白刚玉微粉为主。这些抛光材料缺点在于工序比较繁杂,工作效率低下,相比之下,α-氧化铝作为研磨抛光的优势就更加明显,摩氏硬度高达9,仅次于金刚石和碳化硅,对提高抛光效率大有帮助,通过转相过程中对原始晶型、晶貌的控制,能同时达到既有切削力又极具高光亮度的效果,不仅提高效率,又减少了抛光工序,是国内原有抛光研磨材料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因此α-氧化铝作为抛光磨料逐渐被国内客户认同接受。


由于中国抛光研磨α-氧化铝起步较晚,对该领域的技术及应用掌握甚少,起初不明白抛光氧化铝切削力和光亮度之间的矛盾关系,使得产品要么具备高切削力,但光度很差,要么光度很好,切削力很差,无法生产出既有高切削力又兼具光亮度的α-氧化铝。当时该生产技术被发达国家的几个氧化铝生产商所垄断,如日本的昭和电工、住友化学、日本轻金属、德国安迈等。而中国的α-氧化铝工业才刚刚起步,只能生产出一些初级的工业陶瓷和耐火材料用α-氧化铝。限于当时的技术资源,没有进行下游客户的个性化、专业化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差,如有客户需要抛光氧化铝,也只能以当时的陶瓷和耐火材料用α-氧化铝张冠李戴、削足适履,给客户带来了不少的困顿和麻烦,也给用户造成了“国产就是低端货”的不良印象。


在广大的工业门类中,α-氧化铝本身就是一个小众的产品,而抛光氧化铝又作为α-氧化铝的一个分支,就更加被当成微不足道的边沿化产品。在国内体制下,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对其进行基础性的研究以及应用、生产,这种被国外垄断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4年。郑州明珠实业有限公司经过对市场的调研,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闯入了这一陌生荒芜的领域,中国的抛光氧化铝才逐步开启了拓荒之路、破冰之旅。郑州明珠实业有限公司在公司发展前期,也只是在跟踪模仿发达国家产品,通过对技术研发、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总结,使我们逐步了解了抛光氧化铝的原理,同时被国外同行精益求精、细密细微的态度所折服,他们对职业的敬畏,对产品的尊重,令我们细思极恐,叹为观止,也使我们走入了一条艰辛又富有挑战性的精细氧化铝开发之路。


通过十几年不断的研发、应用及生产,郑州明珠实业有限公司在世界抛光氧化铝领域崭露头角,逐步追上了国外抛光氧化铝发展的步伐,使国外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缩水。在研发的道路上,郑州明珠实业有限公司形成了五金(不锈钢、铜合金、锌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花岗岩、水晶、大理石、无机材料珠宝)、高分子材料(汽车漆面镜面抛光、高分子材料珠宝)领域的系列化产品,有针对性的开发出粗抛、中抛及精抛产品,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专业化的产品。接下来,我们将会对不同领域抛光α-氧化铝的系列化产品进行剖析,将明珠实业十几年的心得与行业内专家共勉。(作者:抛光匠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平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1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