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富,选矿工程专家。生于河南省南召县,原籍河南。195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任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名誉院长,曾任长沙矿冶研究院科协主席、武汉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家境贫寒,求知若渴
1932年,余永富出生在河南一个城郊的农民家庭,小学时因为聪明,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由于家境贫寒,从初中开始,余永富的求学路就变得举步维艰了,他由于不能按时交纳学杂费,屡屡受学校责备。1947年夏,余永富辍学在家劳动,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1950年,他考入南阳高中后,靠助学金继续进行自己的求学之路。
高中毕业前,余永富看了苏联一个有关地质勘探队员在茫茫的大沙漠中寻找地下水的影片,当滚滚清泉从地下喷出时,人们欢呼雀跃的场景打动了他,那时的他被地质勘探队员所做的工作震惊,1952年,他毅然决然的报考了有用金属矿物开采与经营专业。
立志选矿,不懈追求
毕业后,余永富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沙矿冶研究所包头白云鄂博矿铁稀土选矿综合回收课题组。白云鄂博矿床含有铁、稀土、铌等矿物,其储量之大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深深吸引着他。那时稀土矿物浮选非常困难,余永富自愿向组长请求研究其可浮性要求,经过两年深入研究,他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生产应用上都有很大意义,这份成绩的取得给余永富的日后的科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10年后,余永富又返回到白云鄂博矿的合理选矿工艺研究之中。他敢于否定自己,潜心研究,1991年,终于提出了比较适应白云鄂博矿石性质的工艺流程,基本上解决了困扰包钢钢铁生产发展30多年的红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及稀土矿物选矿回收的难题。
当之无愧的“选矿王”
在冶金界,余永富有着“选矿王”之称,在过去40多年中,他曾从事过湖北大冶、河南舞阳、福建钟山、包头白云鄂博等铁矿选矿工艺流程的研究,在红铁矿、多金属共生矿及稀有金属矿等选矿领域,取得了多项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他主持的武钢大冶铁矿混合性铁矿石选矿工艺研究,研制了“弱磁选—强磁选新工艺”。
余永富参与主持研究的“包钢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及产品开发与应用”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6年获“湖南科技之星”荣誉称号。但余永富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取得的成就而洋洋自得,仍然奋斗在选矿试验现场。
参考资料:
矿冶院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选矿王”——余永富院士
余氏在线.从乡村卖菜郎到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