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过去由于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女性很少能够主导自己的命运,更不要说是受教育的权利,虽然现在社会倡导男女平等,但却也不乏少数之人对于女性地位的漠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还是植根于心。
基于这一问题,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国家“高效催化材料的高通量预测、制备和应用”项目带头人于吉红院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女性科研工作者和男性没有什么差别,也许两者思维方式有些不同,但都需要有智慧的头脑和辛勤的投入,需要有“知其难而为之”的决心,女性一样可以成就非凡”。
天道酬勤
于吉红院士出生于革命家庭,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从小父亲就教育她要热爱党、热爱祖国。2017年于吉红院士成为十九大代表时,难掩激动的心情。
1995年博士毕业的于吉红院士选择留在母校——吉林大学。
之后几乎每天都忘我工作,寒暑假基本都是在实验室度过。除了科研工作之外,于吉红院士更关注教书育人,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指导学生实验还是修改论文,她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吉大化学学院党委书记宁德宽说:“于吉红院士是学院一名优秀的党员教师,她全身充满正能量,始终奋战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重付出、轻索取,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化学学科的发展,为学院教师做出了榜样,带动和引领了广大师生。”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于吉红院士师从国家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专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的开拓者徐如人院士,于吉红院士说:“我是幸运的,我一直跟着徐先生学习,耳濡目染。“徐先生特别严谨,我做研究生时,发现了阳离子骨架的分子筛,打破了以往的概念。为了证实准确性,徐先生让我重复地做了一年实验。
是啊!正是因为徐先生的敦敦教导,使于院士能够快速进入状态,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此,于吉红院士曾说:“我今天的成功有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
科研成就
1、从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合成与制备研究20余年,她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攻克合成化学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与挑战性难题,为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开辟了新路径。
2、领导团队开发了具有特殊孔道结构、特殊骨架组成及特殊集态的无机微孔晶体材料的合成,成功制备出了50余种在不对称催化和大分子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多孔晶体材料。
3、主持了沸石分子筛的晶化机理研究,创建了将计算机化学与组合化学相结合指导分子筛纳米孔材料定向合成的新途径,建立了分子筛纳米孔材料合成与结构的多个网络数据库,为沸石分子筛在化学工业中的高效、节能和绿色合成开辟了新方法。
4、提出一种合成高度有序介孔氧化硅SBA-15的新方法,该成果开创了利用自由基路线合成高度有序的介孔氧化硅材料的新思路,为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提供了应用前景。
获得荣誉
曾获全球华人无机化学奖,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
于吉红院士(右一)获得IUPAC授予的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院士链接:
于吉红,女,1967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籍贯山东肥城,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
部分内容有摘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