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稀土是化学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自然界中有250种稀土矿。
图片来源:网络
稀土材料分为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以及其他稀土材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冶金、军事、农业、医疗、石油化工、电子器件、航空航天、动力电池等行业。
数据来源:前瞻网
稀土有着“工业维生素”之称,由于其优良的光电磁等特性,在军工领域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国家的战略资源。稀土元素在地壳中丰度并不稀少,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几个国家。
2000-2016年世界稀土产量、消费量、供应缺口以及中国消费占比(单位:吨%)
资料来源:前瞻网
从上表中我们发现,自2000-2006年期间,世界稀土储量一直是供大于求的情况,但这种现象从2007年开始发生转变,2007-2008年两年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但从其数量上看,供应缺口(吨)不是很大,直到2011年开始,供应缺口数目开始增大,2012-2013年数量有些许下降,2014-2016年开始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虽然2012-2013年数目有所下降,但纵观全局分析,世界稀土供不应求的情况愈加严重。
为此,小编分析,稀土供不应求的情况与下列情况相关:
1、新技术蓬勃发展
新技术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与崛起,特别是材料学和航天科技科技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大量发展
iPhone手机制作过程中所需的那些特殊矿物,一部iPhone在制造时需要用到镧和铈抛光筛网,内部磁铁则需要钕和镨两种金属。
3、各国的开采难度加大(以美国为例)
美国稀土资源虽然也不少,但由于多年未采用,其开采技术、机器、人力等各方面的成本将会加大。美国多年依赖进口,想必其本国的稀土开采难度很大。
4、过渡开采导致环境压力变大(以日本为例)
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小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一直存在,稀土资源也是长久依赖我国“给养”。日前,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在日本附近海域,发现了一座拥有1600万吨稀土的巨大矿藏,能够使全球使用620年-780年,这一消息让日本欢呼雀跃。但是,其发现的稀土资源都深埋在水下5600米的海底,以日本当前的技术还不能大量进行开采,更为严重的是,若大量开采,对环境的冲击不容小觑。
基于此,小编想,这或许也是多国考虑技术难题外的另一重要原因吧!——环境代价
中国稀土:从“花开并蒂”到“一枝独秀”
从世界稀土储量分布图中我们发现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总量的23%,而拥有世界面积第一大的俄罗斯的稀土储量占19%,美国发达国家的稀土储量占13%。虽然中国储量排名第一,但却并非独占,但为何中国稀土能够一直发展壮大呢?
稀土资源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很丰富,但是将单个矿物转化为有用的材料所需的工艺极为复杂、混乱且昂贵。全球稀土精炼只有两个地方可以大规模进行,其中一个就包含中国,另外一个是莱纳公司在马来西亚库丹丹的工厂。莱纳公司开采出的稀土要运往工厂精炼,其建造工厂的费用昂贵,几乎使得库丹丹工厂倒闭。另外,生产设计上的缺陷致使业务推迟。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劣,环保督查很是严重,库丹丹工厂的行为受到环保部门的批评。
美国的稀土储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位,美国钼业公司拥有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大型露天矿芒廷帕斯矿(Mt pass),该矿山最早于 1952 年开始供应稀土,并一度成为世界主要稀土供应商。2000 年以后,随着中国稀土产品的成本竞争力越来越强,芒廷帕斯矿逐渐失去了竞争力,2002 年因环保问题关闭。转而每年从中国大量进口。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对美国出口稀土永磁材料3350.85吨,占我国稀土永磁材料出口总量的11.2%;出口金额近1.5亿美元,占我国稀土永磁材料出口总额的10.2%。据USGS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稀土产品进口总量的78%来自于中国。可见,美国稀土消费对中国依存度很大。
俄罗斯的稀土开采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其核计划密切相关。当时该国的稀土开采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地点,即科拉半岛的洛沃泽罗矿井(轻稀土元素)、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重稀土元素)。在苏联时期,稀土矿的精选活动在爱沙尼亚和哈萨克斯坦进行,而消费则发生于俄罗斯,1990 年苏联解体后,这一生产链被割断。目前,俄罗斯对重稀土元素的全部需求均由中国进口来满足。
我国以外稀土供给情况
数据来源:日本《稀有金属新闻》
今年九月初,我国江西又新发现一处大型远景稀土矿。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区调查大队在江西实施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新发现大中型远景稀土矿各1处。
中国是世界稀土资源储量大国,不但储量丰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高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邓小平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作为尖端科技的“未来星”的稀土,其价值堪比石油,丰富的稀土资源将是我国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茜茜)
参考文献:刘思德,世界稀土资源供给状况、前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