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产业陷入“钱荒” 八成企业面临淘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  2020年,所有动力电池企业还能留下20-30家,现阶段80%以上的都会被淘汰。有些自然淘汰,有些被资本捧杀。从产能结构性过剩到现金流不足,再到企业停工停产,动力电池正在遭遇新一轮的洗牌。

中国粉体网讯  2020年,所有动力电池企业还能留下20-30家,现阶段80%以上的都会被淘汰。有些自然淘汰,有些被资本捧杀。从产能结构性过剩到现金流不足,再到企业停工停产,动力电池正在遭遇新一轮的洗牌。


此前,动力电池行业处于宁德时代闪电IPO的狂欢之中,但随着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上市后遭遇第一个跌停、比亚迪业绩股价双双下滑、沃特玛深陷债务危机,整个动力电池产业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蒙上“钱荒”的阴影。

8月2日,猛狮科技自曝现金流紧张,妙盛、智航等一批动力电池企业遭遇了停工减产。

新补贴政策落地后,让前期蹭热度和补贴的动力电池企业技术能力弱的缺陷暴露无遗,现阶段的电池达不到能量密度要求,只能闲置产线。

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已经从2015年的大约150家降到了2017年的100家左右,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遭到清理。

致命危机并非偶然

从异军突起,到迅速倒塌,动力电池行业正在遭受现金流威胁。然而,致命的危机并非偶然。

“现在动力电池行业,现金流好的企业很少。”8月6日,一位动力电池企业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动力电池企业都遭遇了被客户拖欠大量货款。其中,巨额货款无法及时收回,给动力电池企业在生产采购、产能扩充、研发投入和设备升级等方面都构成了极大压力,以至于企业不得不降低开工率,减少支出等待“复活”。

其中,沃特玛因资金问题而大幅减产,8月2日,猛狮科技自曝现金流紧张。

8月2日,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募资账户被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强行划转资金,导致资金流紧张。同时,猛狮科技还曝出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控股股东大部分股份被质押和司法冻结。

此前,猛狮科技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该报告期亏损27000-29350万元。猛狮科技方面表示,2018年上半年对预期业绩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锂电池业务和清洁电力业务。

6月,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被曝出近500名职工放假六个月,随后其母公司陕西坚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又拟将沃特玛的部分资产折价变现。

不过,智航新能源在业内有一定代表性。今年上半年,智航新能源为物流车的配套量很大,超过了宁德时代。但好景不长,今年7月19日,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尤夫”)公告称,该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智航新能源”)于近日收到了相关诉讼文件。

由于智航新能源结欠货款,被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截至2018年4月24日双方对账显示,被告尚结欠原告货款共计9000万元。

很快,*ST尤夫给出的理由是,锂电池业务板块,行业景气程度低,开工率不足,锂电池经营收入大幅下降并出现亏损。

对此,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专家分析认为,智航新能源有可能为了提升销售而设定低价,内部成本管控能力弱,上半年三元正极材料成本上升而导致亏损。

“从去年开始问题逐渐显现,到现在现金流问题越发严峻,一个电池厂如果整个链条没有打通,就会比较危险。”上述动力电池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不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认为,“这与技术路线无太大关系,现在专用车的磷酸铁锂使用比例大于三元材料。这么多问题集中出现,主要还是与企业技术和管理方式相关。”

另据业内人士爆料,妙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妙盛动力”)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早在去年,妙盛动力内部员工就纷纷投诉该公司经常无故拖欠工资,甚至更爆料出“资金链已断,靠骗取政府补贴维持日常开支”的消息。

今年6月,妙盛动力董事长邱则公开坦露,2018年,妙盛动力已经在实验室可以做到单体能量密度300Wh/kg了,并且已经进行中试、大试,但是由于成本很高、循环性能不佳,电池综合性的指标还有欠缺。

不过,此前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次出现大范围电池厂回款困难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和2017年的新能源补贴核准比例下调,不少车企没有拿到“申请资金额度”,继而上游企业资金也无法到位。

“一般而言,整车企业付给动力电池供应商的账期大概在一年左右,但由于补贴政策调整后,整车厂拿到自申请资金的难度也比较大,但不少整车企业会选择延长账期,估计这也让不少动力电池企业难以维持自己的生意。”8月10日,一位车企高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八成企业面临淘汰?

“这比预料还要快。补贴下滑后,一些投机的企业会首当其冲。”8月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知名专家王秉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盲目投资严重,突出表现是电池。现在看来,大部分动力企业会退出。电池不是简单的仿制,要有研发技术能力。如果没有规模和能力,质量管理也做不好。”

王秉刚同时表示,从前无论电池企业出不出货都能赚钱。“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的力度是最大的,虽然刺激了市场,但副作用就是会出现很多投机企业。”

而方建华则认为,前些年,给物流车供货的动力电池企业,主要是为运营企业供货。“当国家为了防止骗补,调整事后清算,整车厂拿不到补贴,上下游供应商的账期加长,下家也无法支付货款。其实,这在专用车领域非常不正常。”

“此前有些电池企业,稍微赚一点钱,就想去做整车。沃特玛和银隆都有这个问题,做商用车的企业想做乘用车。但资金和技术都是有限的,如果不专注一个领域,企业很容易崩盘,加速失败。”一位动力电池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6月27日,在2018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目前动力电池配套企业数量已经从2016年的150家减少到2017年不足100家。

“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其实汽车产业链上的产品都是很典型的市场竞争商品,不能够依靠补贴。而未来的企业订单会向具有规模效应和技术研发实力的企业电池企业集中,龙头企业的优势会越来越大,恐怕未来只能剩下几家企业。”王秉刚强调。

“行业洗牌已经开始了,多数不知名的企业会先倒下。到2020年,所有动力电池企业还能留下20-30家,现阶段80%以上的都会被淘汰。有些自然淘汰,有些被资本捧杀。”方建华称。

现阶段,每一家现金流出现问题的电池企业应对策略也有不同,有母公司在背后继续输血支持的电池企业不会受太大影响,而没有资金输血的电池企业就只能停产减产等待客户回款。

另外,资本也萌生退意。就在近日,日产汽车宣布停止向中国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出售旗下电池企业AESC51%股权,理由是,金沙江创投通知日产汽车,自己缺乏收购资金,无法在6月29日最后期限前完成交易。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平安)

推荐1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