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袁承业


来源:中国粉体网   茜茜

[导读]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袁承业一生的格言。但当我们再次提起他时,却被永远地定格在2018年1月9日这一天。

中国粉体网讯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袁承业一生的格言。但当我们再次提起他时,却被永远地定格在2018年1月9日这一天。


2018年1月9日,袁承业院士永远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离开了他一生奋斗的工作领域。享年94岁。

 

个人简历


袁承业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家庭影响  个人奋进


袁承业院士1924年8月14日出生,浙江省上虞县人。袁承业的父亲是一名有机化学家。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化学方面的书籍。渐渐地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于以后他从事化学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深处特殊的年代,战乱频繁,生活更是艰难,他们常常要为生计犯愁。但纵使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之下,父母也没有放弃让他受教育的权利。袁承业院士的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每次考试不合格,他都会重新考,直到达到要求为止。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他自身不服输的努力,他才会取得现在的成就。


袁承业院士求学经历


1948年,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中国药科大学前身)毕业后,袁承业在上海人民制药一厂任技术员。


1951年7月,他作为建国后首批公派留学生,赴莫斯科全苏药物化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


并于1955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苏联科学副博士学位。


同年10月,袁承业学成回国,在化工部医药工业管理局任副总工程师。


1956年9月调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从此踏上了有机化学的科研之路。


 

青年时期在外求学的袁承业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


袁承业院士的研究生涯开始于氨基酸及多肽的合成,重点的研究方向是天然氨基酸撷抗物的设计与合成。他成功地将氮芥结构引入氨基酸,其中苯丙氨酸衍生物成为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癌化学治疗剂。


1958年,由于国防工业的需要,袁承业二话没说,毅然地从事到了萃取剂的研发当中,并根据国家需要建立与领导了核燃料萃取剂研究组。其间所合成的P204、N235及P350均用于铀、钍生产。他们研制成功的结构有特色、性能优越的新型高效萃取剂是P350。这项研究成果的发明也使他在1988年获得了国家发明奖的三等奖。他研制的萃取剂类型齐全、品种系列化,能够极大地满足有关部门需要。同年,他又获得了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事业”的奖章与奖状。


取得成果


国防任务以后,袁承业院士并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他多次参加由方毅副总理主持的包头、金川及攀枝花三大有色金属基地的科技攻关会议,并积极承担任务。在他的身上从小就有一股韧劲,他急国家之所急,一生的格言就是“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国外60年代对于P507类萃取剂就有报道,但是长期受到合成方法的限制,一直没有用于生产使用。为此,袁承业院士研究组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工业化的关键问题。他们研制出的同类产品早国外5~6年,并将它应用于单一稀土的生产和钴镍的萃取分离当中,这项成果也使他们在198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这要成果来自于他对N503的结构特点的研究。从氢氟酸体系中分离铌、钽及从废水中萃取回收苯酚及其衍生物,后者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同年,在P501双氧水电解残液纯化中的应用中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除此之外,袁承业院士在贵金属萃取分离方面也取得成果。1986年,他获得了国家科委颁发的在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攻关中取得重要成果的荣誉证书。1990年,他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这项奖项的获取源自他对P507的进一步改进。


“三十功名尘与土“


尽管袁承业院士获得了如此多的成就,并且在国家的重大项目付出了很多心血,但他的名字在项目中却从没出现过。袁承业院士将“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责任“作为他一生的格言。他身上的这种不计名利、一心为国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是我们的榜样,虽然现在袁承业院士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所留下来的精神会一直被我们传承。

推荐7

作者:茜茜

总阅读量:494467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