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丰谱写黑滑石点石成金传奇


来源:中国化工报

标签滑石
坐拥世界储量最大 跨行联盟点石成金

    3月31日,坐拥黑滑石全球储量最大的江西广丰县,在上下游产业技术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上迈开了至关重要的一步:黑滑石企业和下游的塑料管材、耐火材料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签署了应用技术开发联盟协议。这是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黑滑石产业发展论坛的一项重要成果,代表了未来黑滑石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延伸加工应用链条,构建起行业间合作、产业链条齐全的黑滑石产业集群,加快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诱人蛋糕值得期待

    据广丰县委书记倪美堂介绍,黑滑石是大自然赋予广丰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已经成为广丰一张闪亮的名片。江西省国土厅最新勘测结果表明,广丰高品位黑滑石储量达10亿吨以上,储量之大居世界之首。

    经中国非金属研究院测试,广丰黑滑石硅和镁的含量超过90%,煅烧后白度优质品率达95%,属全球罕见的高品位稀有矿种,是资源日趋贫乏的优质高岭土绝佳替代品,而价格仅仅是高岭土的40%。不仅可为我国生产高档陶瓷提供大规模的优质原料,其良好的绝缘、耐热、吸附、润滑等性能,还可以替代白滑石广泛应用于航天材料、油漆、塑料、橡胶、医药、纺织等多个领域。据测算,广丰黑滑石延伸产业链直接或间接形成的经济价值超千亿元。

    说到黑滑石应用领域,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执行理事长张湛更具独到的眼光。他认为,如果它在汽车尾气载体即蜂窝陶瓷烧制工艺方面实现耐高温、与稀土催化剂牢固配伍,就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再加上煅烧白度带来的填料竞争优势和低成本,开发前景就更为可观。

    资源好更要利用好

    得天独厚的黑滑石资源,为世代以种田为生的广丰人带来了财富的希望,但是无序的开采和市场乱象销蚀了黑滑石应有的价值。如何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这份宝贵的资源呢?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陈燕海谈到,我国黑滑石在世界上占有战略优势地位,是具有垄断优势和巨大潜力的资源。在我国的矿产资源中,具有垄断优势的矿种并不多。社会各界应当关注黑滑石产业,利用经济、行政、法律等一切可行的手段,引导和支持黑滑石产业健康发展。

    他说,对一些优势资源保护不够,我们是有过惨痛的教训的。因此,要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资源,就要坚定不移地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形成由大企业掌握资源的发展格局。这样有利于资源有序开发,规模化开采,实现产业化;有利于资源的保护性开采和综合利用;有利于集中央、地方、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为一体,实现富国强民。同时,这也有利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贸易争端,有效化解国际贸易风险。

    开发下游延伸产业链

    专家认为,尽管经过数年的应用研究发现了黑滑石的诸多优良特性,但真正能把这些优良特性用到极致的行业和产品寥寥无几,需要相关产业深入挖掘,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制作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而黑滑石应用技术开发联盟的成立正是基于这种考量。

    生产塑料管材的浙江铭仕集团董事长冯剑铭说,黑滑石向塑料管材技术应用的深度渗透,形成了一种上下游企业沿着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不断延伸产业链的创新模式,拓宽了黑滑石的应用领域,也有效地推进了产业化进程。技术开发联盟将带动更多的下游企业加入联盟,共同推动黑滑石为国防工业、高档涂料、卫生陶瓷、纺织、医药、环境材料等诸多产业注入更大的活力,同时也为广丰打造黑滑石产业集群带来强劲的推动力。

    为实现黑滑石产业的“点石成金”,江西省企业联合会会长张海如提了自己的看法:第一要深化认识,变“黑石头”为“黑黄金”,同时从源头上重视开发设计,扭转黑滑石矿小而散的现状;第二要注重研发,变“中国出土”为“中国出口”,不断发展提纯深加工业,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动我国黑滑石产业跨越产业化、精细化高门槛,努力改变一流资源、二流产品的弱势行业局面;第三是推进合作,变大资源为大产业,在践行绿色矿业环保理念的同时,加大行业内的互动合作,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为基础,以技术密集型为支撑,以资金和渠道密集型为优势的大产业格局;第四是扶助支持,变“一家企业”为“一方经济”,从政府层面加大对黑滑石资源的集约化整合,做到合理开采、有效利用,从政策、税收等多方面扶持优势大企业,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据广丰县县长邵小亭介绍,广丰已编制了《江西省广丰县黑滑石产业发展规划》,将进一步延伸深加工产业链与国家鼓励的新材料应用产业发展相结合,继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黑滑石产业“千亿产业”战略已被纳入江西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千亿产业”战略的实现步骤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3年的时间,形成1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第二阶段,用5~10年的时间,实现100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全球储量最大的稀有矿种不再沉睡,广丰人将用双手和智慧续写“点石成金”的新传奇。
推荐13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