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导热材料:行业政策、应用、市场需求全面分析


来源:中国粉体网   梧桐

[导读]  四项政策、六组数据:细数2023导热风云。

中国粉体网讯  2023年于大多数行业来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对于导热行业也是如此。导热材料产业链上游包括石墨、PI膜、高分子树脂等各种原材料;中游为不同种类的导热材料;下游主要是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医疗健康、国防军工等领域。受全球通胀、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导热材料行业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一)政策端


2023年,国家出台了多项导热材料行业的利好政策,具体如下:


(1)2023年2月6日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

◈推进特种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设计制造技术研发和质量精确控制技术攻关。

◈加强新材料的质量性能研发。

◈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提高机械、电子、汽车等产品及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进品质升级。


(2)2023年8月3日 《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第一批)》


(图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3)2023年12月17日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类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其中,高效节能新型导热材料入选鼓励类产业。


(图源:改革和发展委网站)


(4)2023年12月22日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


(图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行业端


(1)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领域对导热材料的需求主要是手机、计算机、XR及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2023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面临挑战,市场整体需求相对低迷。但随着5G、物联网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电子行业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回暖。据Canalys的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1.4亿部,跌幅较2022年收窄至4%。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8%达3.195亿台。2023年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为2.74亿台,智能可穿戴产品出货量约为1.86亿部,同比增长约2%。


(2)通信行业


通信行业是导热器件重要的使用领域之一。据工信部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162万个,其中5G基站为337.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9.1%。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5G基站功耗是4G基站的2.5-4倍,对散热需求更加迫切。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为公众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97万个,全年净增15.2万个。此外,随着东数西算、AI新基建快速发展,服务器作为算力发动机,国内外需求共振,服务器单芯片功耗可达500~1000W,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2023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可达到15.1亿美元。


2018-2023年通信基站发展情况(数据来源:工业与信息化部)


(3)新能源行业


近年来,中国、欧盟、美国等主要国家均设定了未来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的目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目前,企业竞争已进入大浪淘沙的关键时期,市场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电池、芯片、操作系统、充电桩等新能源化和自动化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意味着内部电子设备使用量的增加,在带来汽车算力和功能提升的同时,对散热材料也提出更高的性能和需求。


(4)家用电器


在家用电器领域,随着环保概念的深入,绿色家电也越来越备受人们所推崇,所谓绿色家电,就是利用导热材料尽可能的处理掉智能家电产生的热。因此,电子消费领域的需求规模将极大提高导热材料的市场需求。随着科技技术、微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正迅速向节能化、自动化、智能化、方便化、舒适化的趋势发展,对热管理的需求也将日益水涨船高。


(5)医疗健康


世界各国对医疗保健的支出在不断增加。在发达国家,人们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推动了医疗设备的更新、升级。国内市场受到老龄化趋势、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健康保健投资等因素的影响,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整体增速较快,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量也在上升,设备在使用过程发热明显增加,而发热是危害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如医疗探头在连续使用时会大量发热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而是用导热材料、热储能材料则可以改善发热问题。


(三)市场端:


(1)石墨


天然石墨是导热材料的重要原料。2022年我国天然石墨产量为8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5.38%,2023年天然石墨产量预计可达91万吨。


2018-2023年中国天然石墨产量(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目前,我国天然石墨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在石墨市场竞争格局中,贝特瑞以63%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位居第二的是翔丰华,市场份额为8%。杉杉、中科、凯金依次占比为6%、5%、2%。


中国天然石墨市场格局(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2)PI膜


PI膜是人工合成石墨膜的核心原材料。由于PI膜生产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美日韩企业长期垄断全球PI市场。主流高端PI膜厂商包括韩国SKCKolonPI、日本钟渊化学、日本东丽、达迈科技、美国杜邦等,产能占比分别为15%、14%、10%、8%、7%,我国则在PI膜的生产中处于劣势。


全球PI膜产能企业分布(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3)树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环氧树脂生产国。2022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约为141万吨,2023年中国环氧树脂产量可达144万吨。


2018-2023年中国环氧树脂产量(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4)导热材料市场规模


在5G/5.5G基建加速建设及商用化普及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导热材料市场高速增长。2022年中国导热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83.8亿元,同比增长0.99%。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可达205.5亿元。


2019-2023年中国导热材料市场规模(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5)导热细分市场


在细分领域中,消费电子和汽车导热材料占据了导热市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场份额。2022年,我国消费电子热管理、汽车导热材料以及其他导热材料市场规模分别为124.7亿元、38.1亿元、21亿元,占比分别为67.8%、20.7%、11.4%。


中国导热材料细分市场占比(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预计2023年我国消费电子热管理市场规模可达134.2亿元,汽车导热材料市场规模可达46亿元。


2019-2023年中国细分领域导热材料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6)企业年报


我国导热材料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少数国内企业如中石科技、碳元科技、飞荣达等已逐渐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中高端产品的能力,中端市场竞争激烈,致力于在成本和价格上做出平衡,低端市场利润驱动型企业众多,质量与工艺水平较低。部分国内导热企业产品布局如下:



近期,各公司年报纷纷出炉,各个企业纷纷交出了2023年度的成绩单。部分导热材料上市企业会计数据如下所示:



参考来源:飞荣达、思泉新材等年报、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梧桐)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荐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