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大全能源(48.970, -0.67, -1.35%)(688303.SH)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的太阳能(7.350, -0.07, -0.94%)光伏高纯硅料制造企业,公司坚持“奉献清洁能源,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持续聚焦核心业务,把握行业黄金机遇,产品实现量价齐升,企业迎来快速发展。
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8.32亿元,同比增长132.23%;归母净利润57.24亿元,同比增长448.56%;扣非净利润57.07亿元,同比增长447.79%;基本每股收益3.25元。多晶硅产品毛利率高达 65.56%,相比上年提升32.38个百分点。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
2021年,受益于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我国2021年底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0万千瓦,累计装机3.06亿千瓦,同比增长25.1%。由于光伏市场需求强劲,下游单晶硅片企业扩产提速,对高纯多晶硅需求旺盛,加之高纯多晶硅料环节整体供应紧缺,使得硅料价格持续走强,目前价格仍维持高位。
在此期间,公司主营业务快速增长,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尽管面临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公司仍实现现有产线保持满负荷生产。目前己形成年产10.5万吨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高纯多晶硅产能。三期B阶段3.5万吨多晶硅项目也在2021年12月提前建成并于当月产出1111吨硅料,建设和爬产进程均好于预期。2021年全年实现多晶硅产量8.66万吨,超过了原先预计的8.3-8.5万吨,比2020年的7.72万吨增加了12.03%,占国内多晶硅产量的17.75%,产量位于行业第一梯队。
同时,公司坚定聚焦光伏硅料为核心业务,以产能、成本和质量作为三个主要抓手,持续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并提升光伏硅料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单晶料和N型硅料产品持续加大投入,未来还将对半导体级多晶硅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水平,以满足N型单晶电池以及半导体产业对原材料的需求。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3.7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46%,同比增长690.17%。
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单晶硅片用料占比逐步提高。目前单晶硅片用料产量占比己达到99%以上,并已实现N型高纯硅料的批量供给,获得多家主流的下游企业验证通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31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12.97%;累计申请专利数258项,其中发明专利67项,实用新型专利189项,境外专利2项;累计获得专利数180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50项,境外专利2项。
大全能源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核心技术,目前已经实现N型硅料批量供应,并获得下游多家客户认可。据了解,公司已与隆基股份(65.020, -2.01, -3.00%)、晶澳科技(74.010, 0.60, 0.82%)、天合光能(46.460, -1.91, -3.95%)、中环股份(40.320, -2.83, -6.56%)、上机数控(130.750, -2.35, -1.77%)、美科、高景太阳能等光伏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良好的业界口碑。并与主要客户均签订了长单框架合同,约定了未来1-5年不等的供应量,并收取一定金额的预收款,仅2021年就收到长单预付款约12亿元。
资料显示,2021年是全球光伏产业大规模进入平价时代的第一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旺盛,装机量从2020年的130GW上涨到160GW左右。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统计,2021年全球多晶硅产量63.1万吨,同比增加20.2%。其中中国产量48.8万吨,同比增长23.21%,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78.4%。尽管如此,硅料环节依旧是整个产业链供需最为紧张的环节。特别是在下游硅片产能扩张的背景下,硅料价格持续上涨。
2022年,随着国内若干硅料项目陆续投产,产能将有所上升,硅料环节的供需关系或依旧维持紧平衡,同时也是光伏电池技术升级迭代的关键时期,新一代N型高效电池对于多晶硅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多晶硅生产厂商是否能够响应市场需求逐步提供高品质的N型硅料,是其能否不断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大全能源表示,未来将坚持聚焦光伏硅料为核心业务的整体战略,以产能、成本和质量作为三个主要抓手,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并提升光伏硅料市场份额,并尽快实施募投项目“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的建设。
在此基础上,公司有计划适度进入上游的工业硅行业,逐步做到原材料高比例自给自足,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实现在原材料方面的供应安全和质量保障。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公司也将考虑将业务扩展至有机硅等领域,打造以光伏硅料为核心的上下游多领域硅材料制造领先企业。
此外,全景网获悉,3月16日,大全能源新增1家机构对其2022年度业绩做出预测。半年内累计6家机构,预测2022年净利润均值为86.16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0.53%。其中,4家机构“买入”,2家机构“增持”。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星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