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1天然石墨及负极材料网络研讨会成功召开


来源:中国粉体网   青黎

中国粉体网讯  2021年4月26日,由中国粉体网主办的“2021天然石墨及负极材料网络研讨会”于下午13:30准时开始。来自中南大学的周向阳教授、苏州大学的郑洪河教授、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的罗立群副教授分享了精彩报告。


 

石墨类负极的低成本开发思考


目前,中国石油对外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对外依赖度从1993年的1%左右上升至2019年70.8%,能源的依赖度高达70%以上。国家发展新能源,是从能源角度解决对石油的依赖性问题,而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的应用,离不开对电池的研究。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需求越来越大。作为组成之一的-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南大学周向阳教授首先从国家能源战略角度、碳负极的分类及国内市场情况做了概述,重点分析了碳负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以碳负极的研发角度思考石墨类负极的低成本开发。


市场上主流负极石墨产品主要是天然石墨与人造石墨两大类。据周向阳教授介绍,碳负极存在的主要问题:(1)天然石墨的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各向异性,该材料的应用受限。(2)人造石墨的倍率等性能良好,但是需要造粒与石墨化等工序(具体步骤比如:粗粉/细粉、球化包裹、焦油处理),整体算下来制造成本高。

 

(来源:周向阳:石墨类负极的低成本开发思考ppt)


碳负极的主要研发方向愿景:把人造石墨的价格做的像天然石墨一样低;把天然石墨的性能做的像人造石墨一样好!不管哪种愿景,都离不开提高碳负极的性价比同时降低成本这条中心思路。对于人造石墨的研发思路,主要是通过寻找新的碳源以及开发低成本过程技术与装备。而对于天然石墨的研发思路,基于天然石墨的各向异性,故从表面处理、碳包覆、掺杂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


具有电解质普适性的高性能石墨负极材料推动锂离子电池系统革新


人工石墨的高能耗、SEI膜不稳定(石墨材料的共性问题)、过度依赖EC电解液和成膜添加剂,使得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发展开始聚焦于天然石墨。要充分利用我国天然石墨资源的优势,就要解决天然石墨应用的根本---表界面问题。工作的重点可以从构筑稳定的界面、降低表界面活性、发展高性能SEI膜、延长电极寿命、降低电极产气等考虑。


人工表界面技术目前已经有很多种方法,但是都是物理表面的保护,是惰性保护层。苏州大学的郑洪河教授另辟新径,通过表面处理、功能分子嫁接、功能分子转化、形成连续均匀的单分子纳米保护层、发展了具有电活性的纳米可调控界面。这种人工原位技术的优势,解决电极界面SEI膜的人工设计和原位转化,突破EC电解液电解液体系的局限。


(来源:郑洪河:具有电解质普适性的高性能石墨负极材料推动锂离子电池系统革新ppt)


这种高性能天然石墨技术可以改变我国低价出高价进的现状;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人工石墨和硅基材料。郑教授发明的这种普适性的石墨负极材料,具有以下优点: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电解液体系;比表面大,首次库伦效率高,是发展高功率和低温锂离子电池的重要选择;低能耗生产高性能负极材料,也是碳中和和碳达峰的重要选择。


天然石墨资源到柔性石墨制品的若干技术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的罗立群副教授从石墨的基本性质与资源特性、石墨资源到柔性石墨制品的关键环节、石墨资源与选矿工艺及特点(保护大鳞片)、天然石墨的提纯技术、鳞片石墨插层技术、高导热柔性石墨散热膜生产,层层剖析从石墨到柔性石墨制品的关键环节,展示了石墨发展瓶颈与问题,探讨了石墨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众所周知,柔性石墨和膨胀石墨是重要的石墨深加工产品,柔性石墨是由天然鳞片石墨加工而得。天然鳞片石墨资源经选矿加工,获得石墨精矿;石墨精矿经过提纯,得到高纯鳞片石墨产品;将高纯鳞片石墨经插层制备成石墨间化合物,即可得到膨胀石墨;再经过高温膨胀,制备成膨胀石墨,即石墨蠕虫;经多段压制而制成石墨纸、石墨膜,即柔性石墨。


(来源:罗立群:天然石墨资源到柔性石墨制品的若干技术发展ppt)


多年来,罗教授一直注重产学研的研究,致力于技术的转化,亲身奋战在企业基层,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先后在黑龙江鸡西市、山东青岛平度、莱西、江苏常熟等地先后建成5条生产线,其中2条1.5m宽石墨纸生产线、3条1m宽度的散热膜生产线。以“袁隆平”精神脚踏实地的奋战在一线!


石墨是国家的战略资源,素有“黑金子” 的美称,在各行各业均有重要的应用;随着石墨烯的发现和功能化开发研究的深入,加速了石墨产业的开发与应用。但是在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开始突显。三位教授分别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发,解析了研究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期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对石墨资源保护性开采、谋划石墨产业的整体布局、加快石墨制品的深度开发、攻克石墨发展的技术瓶颈、拓展石墨制品的应用领域,保障石墨产业的持续、高效、健康发展。


基于碳素材料的独特优势,碳材料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军事、航天、医疗……);另一方面,中国占据着全球天然石墨的77%,世界首位。但不幸的是,只占据资源,却不占有独到的技术。结合老师们的分享、观众们的讨论交流,对于石墨的研究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研究方向,随着国家“碳中和和碳达峰“的战略性统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石墨产业的发展中来。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6

作者:青黎

总阅读量:522171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