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22位院士,个个令人敬佩


来源:中国粉体网   黑金

[导读]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22位院士,个个令人敬佩。

中国粉体网讯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化学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多年来,化学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这离不开所有为之付出过汗水的专家学者们。


曾昭抡



化学家(1899.5.25-1967.12.8)。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1957年任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早期从事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分析、有机理论方面的计算,以及分子结构和炸药化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晚年从事元素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在教育部、高教部工作期间,对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作出不少贡献,并对改革中国科学体制提出过许多重要见解。热心学术团体与学术刊物工作,是30年代初创建中国化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并任该会会长(理事长)多年,又是《中国化学会会志》的创办人,自创刊起即担任总编辑达20余年。对中国化学名词的命名与统一作出过重要贡献。


柳大纲 



化学家(1904.2.8-1991.9.14)。1925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化学系。1948年获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早年从事分子光谱研究,判定双氰分子处于两种共振状态,是中国化学家研究光谱最早者之一。参与解决核燃料前、后处理中的化学问题,有诸多贡献。开拓了中国盐湖资源及其化学基础的研究,组织综合队伍考察,并组建了青海盐湖研究所。勘测研究了察尔汗盐湖区富藏钾镁资源,发现了柴旦盐湖区柱硼镁石资源以及柴达木盆地若干点的锂资源等,提出了从盐湖卤水分离制钾和直接提取硼锂资源的有效工艺,为盐湖开发和西北地区建设作出了贡献。


梁树权




分析化学家(1912.9.17-2006.12.9)。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研究并建立了各种分离、富集方法, 如泡沫浮升、负载树脂、熔融萃取和微晶析出等, 尤其针对我国的丰富资源稀土和贵金属等。他首次研究了负载树脂孔结构参数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大孔聚异丁烯酸甲酯型负载树脂的制备分两步进行。他发现了在低酸度下具有优良的稀土分离性能的萃取剂八碳异烷基膦酸1-甲庚基酯(5712)。后又率先提出一类新型试剂——高分子显色剂。将某些含甲酰基的显色剂与聚乙烯醇或聚烯丙胺缩合, 所得之高分子显色剂比原小分子显色剂在灵敏度和选择性上均提高颇多。为有机分析试剂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王葆仁




化学家(1907.1.20-1986.9.12)。江苏扬州人,192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193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最早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化学家之一。50年代开始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已内酰胺。对有机硅高分子、特别是硅碳硅氧链高分子的合成做了深入研究。对耐高温杂环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进行了较广泛研究,并在应用方面作了许多开拓工作。70年代提出加强高分子大品种如聚丙烯等的研究。在烃类化学方面也做过许多研究。著有《有机合成化学》上下册。


蒋明谦




化学家(1910.11.10.-1995.5.19)。四川蓬溪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44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研究,重视科学现象的个体性与整体性关系。早年从事药物化学研究,侧重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理作用的关系。50年代开始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定量关系的研究。1962年提出了“诱导效应指数”,用于非共轭体系有机物性能的预测,得到了广泛的承认。1977年提出“同系线性规律”,适用于定量计算和预测所有有机同系物系列的性能与结构关系。


钱人元




高分子物理学家(1917-2003)。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高分子物理化学及高分子物理学研究及教学的开创者。在高聚物分子量、溶液性质、表征与剖析、加工-结构-性能关系等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开创了修饰分子量分布的方法以适应聚丙烯的加工性能要求,为我国聚丙烯纤维工业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并且作为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在高分子凝聚态基本物理问题方面进行富有创新性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和物理图像来全面理解高分子凝聚态。此外从70年代以来他还在国内创建了有机固体电导研究,对电荷转移复合物晶体和导电高聚物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已获得一批高水平的成果。


蒋丽金




化学家(1919.4.15-2008.6.9)。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我国光化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78年以后开展了光化学的研究,推动了光化学学科建设,在我国天然光敏色素-竹红菌素的结构与功能、光疗机制和藻类光合天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等项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分别于1990年、1993年和199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黄志镗




化学家(1928.5.20-2016.11.13)。1958年前主要从事有机硅化合物和高分子的研究,1958年后则主要从事交联型高分子的研究,曾涉及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为航天技术防热材料做出了贡献。在交联型聚酰亚胺和合成三嗪交联的新型耐高温高分子上有所创新。80年代起进行杂环化学的研究,系统研究杂环烯酮缩胺的合成及反应,合成了1500个以上的新杂环化合物,与国内外有关研究单位协作进行生物活性试验,以筛选药物及农药。其后又开展杯芳烃化学的研究,在合成和包合性能等方面皆取得有意义的结果。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端夫



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科学家(1934.4.10-2006.4.5)。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高聚物的形态学、加工过程和高分子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于高分子科学的原理性研究,前后开发出一系列聚丙烯纤维制造技术,例如降温母粒法纺丝技术,专用树脂法稳定纺丝新工艺以及细旦、超细旦丙纶纺丝技术和产业用聚丙烯纤维制造技术。他对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有兴趣,例如高分子/稀土光致发光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等。此外他还致力于农用高分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朱起鹤



物理化学家。1924年7月12日生于北京,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研制成6台具有国际水平的利用分子束和激光的大型实验装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并用这些装置开展多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分子光解研究中,得到碘代烷烃、卤代烯烃和酮类等分子的光解规律,并提出微观反应机理。在团簇研究中,首次发现一类新的含氢碳团簇,并提出筒状结构;还发现一系列金属与硫的二元团簇,得到其组份规律、稳定性、光解规律和团簇的形成动力学。还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和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分子的多光子电离和解离动力学;利用时间分辨红外发射谱,研究了自由基反应和分子碰撞中的振动能量转移;以及利用新建的飞秒激光系统,研究了分子在电子激发态上的振动弛豫等。


朱道本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家,1942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70年代开始有机固体领域的研究,在有机晶体的电导、铁磁性,分子薄膜与器件、C60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性能等研究都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发表论文50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白春礼




物理化学家,1953年出生于辽宁省,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研制成功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系列。在纳米结构、分子纳米技术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工作。


佟振合

 



有机化学家,1937年生于山东梁山,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有机光化学研究,涉及光化学反应中的微环境反应、疏水-亲脂作用对光化学和光物理过程的影响、光诱导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等方面。利用特殊微环境作为微反应器,在高底物浓度条件下高选择性地合成大环化合物;并提出在烯烃光敏氧化中得到单一类型的氧化产物的新方法;提出疏脂性的概念并证明其存在。此外,研究了用硬链段连接的给体-受体分子内远程电子转移和三重态能量传递,用光化学和光物理相结合的方法为通过“化学键”进行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提供了成功的例证。


江龙



福建建瓯人,1933年出生于上海,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早年跟随戴安邦先生从事硅酸聚合理论的研究。六、七十年代,领导并参加了研制航空航天遥感用胶片的任务。八十年代初从事代油燃料水煤浆以及强化采油的研究。解决了高浓度分散体系(>70%)流动与稳定性的一系列难题。八十年代以来,在国内倡导并开展有序分子薄膜及生物分子电子器件的研究。在仿生酶膜、仿视觉薄膜、泡囊仿生传感器,DNA生物传感器以及纳米颗粒制备、组装和纳米颗粒生物效应等研究中做了许多创造性工作。


姚建年




物理化学家,1953年11月生于福建省晋江,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光化学与光功能材料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长期从事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和应用探索研究,在有机低维功能材料、纳米光电子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2004年以成果“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获奖人)。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多次获中科院优秀导师奖。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973项目、及院重大创新项目。2003年由他为学术带头人的“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表征”获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


万立骏



物理化学家,1957年7月生于辽宁省大连,200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10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化学、电化学、能源材料与电源、纳米科学技术等相关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将实验、仪器改造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开展了电化学反应、分子组装和调控等研究,提出了基于不同相互作用的表面分子吸附和组装规律,并应用于表面纳米图案化、分子组装结构转化和原子分子迁移等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同时,探索了电化学和纳米科学交叉研究新方向,致力于纳米材料在能源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江雷



无机化学家,1965年3月生于吉林长春,200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9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具有特殊浸润性表面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设计体系。在超双亲/超双疏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质研究等方面,发明了多种超疏水性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仿生超疏水界面材料。


赵进才



环境化学家,1960年12月生于内蒙古丰镇市,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10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低浓度、高毒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及机理方面的研究。提出并确立了不同于传统紫外光光催化的染料污染物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机理,将TiO2光催化从紫外光区拓展到可见光区域。发现了光催化反应过程中氧原子转移的新途径,揭示了分子氧在光催化反应中的新作用。将光催化原理用于环境中的重要光化学过程研究,阐明了环境中铁物种的光化学循环规律及其环境效应。


李永舫 



高分子化学家,1948年8月生于重庆,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和器件以及导电聚合物电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提出通过共轭支链来拓展聚合物共轭程度、从而拓宽其吸收光谱的分子设计思想;通过使用富电子的茚双加成提高了C60的LUMO能级,使用茚双加成富勒烯衍生物(ICBA)新型受体光伏材料创造了基于P3HT光伏器件效率的新记录。此外,在吡咯电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和聚合反应动力学、导电聚吡咯的两种氧化掺杂结构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机理,无机半导体纳米晶的溶液法制备及其在有机/无机杂化光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韩布兴




物理化学家,1957年7月生于河北省遵化市,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化学热力学与绿色化学的交叉研究,在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等绿色溶剂体系化学热力学、绿色溶剂在化学反应和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在 Science、Acc. Chem. Res.、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480篇,论文被引用10000余次,获国家专利30件,在重要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90余次。


刘云圻



物理化学家,1949年2月生于江苏省靖江市,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包括π-共轭小分子、高分子和石墨烯;以及这些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和分子器件。总结发展了高性能分子材料的设计思想,提出了性能调控的新方法,发现扩展π体系是实现高迁移率的重要途径,合成了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新型π共轭分子材料。首次提出了液态铜催化剂生长石墨烯的概念,获得了高质量单晶石墨烯;制备了第一个氮掺杂的石墨烯,实现了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调控;开拓了在介电层上直接生长石墨烯的新方法。揭示了界面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了新的溶液法加工技术,实现了器件的多功能化,扩展了分子器件的应用范围。


李玉良



无机化学家,1949年10月生于山东省青岛市,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化学系、美国Nortre Dame (圣母) 大学放射实验室、香港大学化学系从事研究及合作研究。2002年、2005年和2014年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是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201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研究领域为碳基和富碳分子基材料定向、多维、大尺寸聚集态结构和异质结构自组织生长、自组装方法学以及在能源、催化和光电等领域的应用。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黑金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16

作者:黑金

总阅读量:1218393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