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超21.5亿元!国内先进陶瓷龙头发布2025 半年度报告!


来源:中国粉体网   山川

[导读]  国瓷材料发布2025 半年度报告!

中国粉体网讯  8月18日,国瓷材料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432.09 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3,170.52 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 0.38%。



精密陶瓷板块


主要产品:陶瓷轴承球、陶瓷套筒、陶瓷插芯等结构件、陶瓷基板及金属化、陶瓷管壳




经营状况:


报告期内,一方面市场上采用陶瓷球方案的车企和车型不断增加,行业规模逐步扩容,公司陶瓷球产品销售实现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公司积极通过内部成本优化保持产品的成本优势。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和高端产业机械市场。


目前,子公司国瓷赛创已具备基板金属化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LED 基板方面,已为全球头部企业稳定批量供货;通讯射频微系统芯片封装管壳凭借技术领先优势,已成为低轨卫星射频芯片的主要封装方案,报告期内管壳业务市场开发取得较大突破。同时,基于总部的材料研发能力和国瓷赛创的金属化能力,持续开发高性价比激光热沉、微波电容、铁氧体磁性器件、光模块用陶瓷基板等新产品。


电子材料板块


主要产品:MLCC 介质粉体、电子浆料、消费电子用纳米级复合氧化锆粉



经营状况:


报告期内,公司下游消费电子等相关行业需求持续回暖,公司MLCC 介质粉体销量稳步提升,在头部客户的验证速度不断加速,部分产品在海外客户取得突破性进展,新产品粉体的供应量和占比持续增加。凭借多年的客户积累和高度的产品协同性,公司 MLCC 用电子浆料业务进展顺利,部分浆料产品已经实现批量供应,销售规模迅速增长,同时公司也陆续配合客户成功开发了多种规格型号的高容浆料、车规级专用浆料、射频专用浆料等,新产品销售占比不断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纳米级复合氧化锆销售稳定,同时公司配合客户需求积极开发多种定制化的产品。


催化材料板块


主要产品:氧化性催化转化器载体、选择性催化还原载体、三元催化转化器载体、颗粒捕捉器、铈锆固溶体、分子筛




经营状况:


在乘用车领域,公司集中精力重点开发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基本实现了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全面覆盖,配合的车型和认证平台数量持续提升,相关产品在国内传统燃油车型和国内新能源混动车型的搭载数量不断增加。技术方面,随着国七、欧七排放标准技术路线逐步明确,公司积极配合客户进行技术预研和产品储备,以满足更高的排放标准下各类车型的产品需求。报告期内,受益于头部客户需求持续提升,公司铈锆固溶体销量水平保持增长趋势。


生物医疗材料板块


主要产品:牙科用纳米级复合氧化锆粉体、氧化锆瓷块、玻璃陶瓷瓷块、复合树脂陶瓷


经营状况:


公司自主研发的美学分层高透氧化锆粉体在多家客户验证通过并开始逐步批量供应,未来公司将继续研发和推出更高端的牙科用氧化锆粉体产品。


新能源材料板块


主要产品:高纯超细氧化铝、勃姆石、锂电池正极添加剂、锂电池正负极研磨用氧化锆微珠、碱水制氢用纳米粉体



经营状况: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优化工艺流程、提升产品综合品质,公司高纯氧化铝、勃姆石粉体及浆料均可实现 1um 及以下厚度的超薄涂覆,并结合客户需求配合开发了纳米超细、多孔等更多型号产品。


公司充分把握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同步布局了氧化物与硫化物两大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为加速技术突破,公司通过“外引内培”的人才策略构建了专业化的固态电解质研发团队,预期可以显著提升产品开发与客户验证效率。目前,公司与行业知名专家筹备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固态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其他业务


(1)覆铜板用填充材料项目


覆铜板用无机非金属粉体填充材料主要填充于覆铜板的多种有机树脂基材中,对覆铜板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 5G 通讯、AI 等领域的迅速发展,覆铜板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高频高速覆铜板对高性能无机填充材料需求日益迫切。公司陆续完成了球形氧化硅球形角形氧化钛等多个产品的开发,可以满足客户高性能产品的需求,目前多款产品已陆续开始扩产。


(2)膜用填充材料项目


高折射率无机粒子分散液产品主要应用于 LCD、OLED、AR 光学调节涂层、光学镜头、AI 眼镜等领域,是高清显示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公司完成了氧化锆、氧化钛等分散液产品的技术突破,部分型号产品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氧化锆分散液已在国内多家客户完成验证并开始陆续导入;氧化钛分散液也在配合下游客户进行定制开发,获得小批量订单。


参考来源:国瓷材料2025年半年报


(中国粉体网/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1

作者:山川

总阅读量:1335041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