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行业高质量发展遇难题


来源:中国粉体网   茜茜

[导读]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炭黑分会理事长魏明曾在今年3月14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炭黑年会暨会员大会上表示,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炭黑产能维持每年近40万吨的增速。截止到2018年,全国炭黑总产能达到752万吨,产量仅为570万吨,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未来两年仍会有较大的新增产能出现,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中国粉体网讯  据悉,中国炭黑行业当前正在遭遇产能过剩、行业利润较低、市场无序竞争以及出口形势严峻等4大难题。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炭黑分会理事长魏明曾在今年3月14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炭黑年会暨会员大会上表示,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炭黑产能维持每年近40万吨的增速。截止到2018年,全国炭黑总产能达到752万吨,产量仅为570万吨,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未来两年仍会有较大的新增产能出现,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由于行业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控机制,为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炭黑企业盲目抢购原材料且产品不断降价,严重扰乱了市场,加速行情下跌。炭黑企业布局只在国内,出口形势主要取决于世界石油类炭黑用油与国内煤焦油一直是紧俏商品且价格高位波动。因此,炭黑企业出口价格优势丧失;加上出口市场的反倾销和绿色技术壁垒,原有出口计划的部分炭黑转战国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炭黑产业高质量发展遇难题


★产能过剩、利润下滑

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盲目扩大产能,忽视了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加之橡胶、轮胎企业对炭黑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导致炭黑企业的利润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仅有的利润在向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大企业倾斜,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而大型炭黑企业凭借品牌、技术和成本优势,保持较高的开工率和合理的利润率。


★环保压力加大

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以及后续出台的一系列环保法规,使炭黑行业被环保问题所困扰。2016年12月,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了《炭黑行业准入技术规范》,对炭黑行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了规范性要求,并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2016年下半年,环境保护部对国内污染进行大排查,多数炭黑企业低负荷开工甚至停工。据了解,由于环保原因,炭黑行业全年开工率不足七成,特别是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企业,多数时间限产50%~60%。炭黑产品常常处于缺货或紧俏的状态,企业库存普遍处于低位。


据一位从事炭黑企业销售负责人说,炭黑客户的需求量很大,一开口就想要一两千吨,但其公司一年的年产量顶多十五六万吨。面对找上门的生意,这位负责人也是无可奈何。


★原材料供应紧张

炭黑生产使用的原料主要有煤焦油、乙烯焦油和催化裂化澄清油。由于我国焦化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70%,煤焦油资源丰富,因此,我国炭黑产业主要以煤焦油及其蒸馏产品蒽油为主要原料,也有部分企业使用乙烯焦油。国外则主要以澄清油为主要原料,如美国澄清油原料占比达到95%。


近几年,钢铁和焦化产业被列为去产能行业,煤焦油产能缺乏增量的情况下,焦化企业倾向于通过对其进行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减少了炭黑所需煤焦油的原料来源。


早在不久前,国际炭黑巨头东海炭素株式会社就宣布过,由于原料成本上升,其公司将会提高美国市场的炭黑价格。但追本溯源,造成炭黑原料供应量减少的直接原因则是美国的页岩油革命。2019年7月至8月,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及新墨西哥州页岩油产量月增长幅度预计不到1%,美国页岩油产量已趋于平缓。


总结

从上面的问题中发现,不单单中国面临炭黑产业方面的难题,全球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此类问题。中国化工报曾在去年发布“北美炭黑供应出现短缺”的文章中表示,北美地区的炭黑需求量已经超过产量,且炭黑供应短缺的状况不可能很快改善。到2025年,炭黑供应缺口预计达到3.75亿英镑。需要增加北美地区的炭黑产量或进口量。从中可见,炭黑发展将是未来全球都要面临的巨大难题,各企业都对炭黑行业的发展担心不止。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式,有业内人士表示,应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完善环保设施、重视产品品牌建设和注重特色差异化发展方面发力。


参考文献:

中国化工报、橡胶工业报

炭黑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等四大问题.生意社

耗章程.炭黑行业“好日子”能持续多久?中国橡胶

推荐12

作者:茜茜

总阅读量:448526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