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光伏玻璃公司关闭5条生产线


来源:中国粉体网   初末

[导读]  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于近期对550吨窑炉及5条深加工生产线进行停窑减产。

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海南发展发布公告称,海控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于近期对550吨窑炉及5条深加工生产线进行停窑减产。


资料显示,海南发展前身为1995年创立的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幕墙与内装工程、光伏玻璃、特种玻璃深加工三大领域,而海控三鑫是其开展光伏玻璃业务的核心控股子公司。海控三鑫现有550吨、650吨两座窑炉及7条深加工生产线,其中650吨窑炉已于2024年9月进入停窑冷修阶段。此次关停550吨窑炉及5条生产线后,公司将保留2条深加工生产线继续运营,并通过外购玻璃原片灵活调节深加工产量,以此将亏损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


来源:海南发展


此次停窑减产背后,是光伏玻璃行业持续承压的现状。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光伏玻璃全球需求2138万吨,国内产能2343万吨,已超全球需求,行业开工率不足70%,日产能9.2万吨,库存天数超30天。


价格方面,隆众资讯数据显示,2.0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自2020年行业景气高峰的40元/㎡,一路下跌,至今年7月初已低至10元/㎡左右,创下历史最低纪录,一线大厂亏损1元/㎡左右,普通厂商每平方米亏损3元左右。


从供需数据看,当前国内光伏玻璃实际日产能约9万吨,但以7月组件产量 42.6GW测算,当月实际日需求仅为8万吨,供需缺口明显。为扭转行业亏损局面,6月29日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商达成共识,决定自7月起集体减产30%,减产方式主要包括窑炉冷修停产、堵窑口限产及暂停或延期新项目投产等。


在政策引导与行业减产共识的双重作用下,预计7月国内光伏玻璃产量将下滑至 45GW左右。若减产计划顺利落地,行业供需严重失衡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对于本次停窑减产的原因,海南发展在公告中解释称,受光伏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光伏玻璃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海控三鑫近两年持续亏损且短期内难以扭亏。经综合评估市场环境、资金投入、运营成本等客观因素,为降低运营成本、避免因继续生产造成更大规模亏损和资金消耗,海控三鑫最终决定实施停窑减产。


参考来源:海南发展公告、官网、财联社、中国证券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初末)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作者:初末

总阅读量:748949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