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其“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雄厚实力,积极推进电子封装材料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封装可以起到散发热量、机械支持、信号传递和密封保护等一系列作用。这就需要电子封装材料化学稳定性高、导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便于加工、价格低廉和便于自动化生产等。传统电子封装材料总是无法同时兼顾以上各种性能的要求,自90年代开始新型封装材料的研究得到大力发展,各种新材料也不断涌现。
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包括确定成型性能、加工性能、服役性能和行为与组织、成分和工艺的关系,钻研新材料发展中关键基础理论问题,探索适合于高质量、低成本和规模生产的制作方法,逐步实现电子封装材料体系、组分和工艺的计算机模拟和设计。
上海交大研制的Al/SiC复合材料具有理想的电子封装材料特性,如与电子元件材料匹配的热胀系数,高热导率以及低密度,适用于便携或移动式的集成装置。此外 Al/SiC价格较低,具有可净成型的工艺特点,不需要加工或只需要少量加工。因此适用于各种形状复杂、尺寸精密的封装场合。而且在制备Al/SiC封装元件的同时,可使许多不同功能特性的组件集成在一起,这就会大大减少组装的程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目前Al/SiC封装材料的基本性能可以在以下范围内调节:热膨胀系数6.5~8ppm/°C,热导率120~170 w/m°C,比重≤3g/cm3。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制备和加工特殊形状和特殊组装的封装件。此外,他们还在研制Al-Si复合材料和高导热粘接剂等电子封装材料。
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封装可以起到散发热量、机械支持、信号传递和密封保护等一系列作用。这就需要电子封装材料化学稳定性高、导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便于加工、价格低廉和便于自动化生产等。传统电子封装材料总是无法同时兼顾以上各种性能的要求,自90年代开始新型封装材料的研究得到大力发展,各种新材料也不断涌现。
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包括确定成型性能、加工性能、服役性能和行为与组织、成分和工艺的关系,钻研新材料发展中关键基础理论问题,探索适合于高质量、低成本和规模生产的制作方法,逐步实现电子封装材料体系、组分和工艺的计算机模拟和设计。
上海交大研制的Al/SiC复合材料具有理想的电子封装材料特性,如与电子元件材料匹配的热胀系数,高热导率以及低密度,适用于便携或移动式的集成装置。此外 Al/SiC价格较低,具有可净成型的工艺特点,不需要加工或只需要少量加工。因此适用于各种形状复杂、尺寸精密的封装场合。而且在制备Al/SiC封装元件的同时,可使许多不同功能特性的组件集成在一起,这就会大大减少组装的程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目前Al/SiC封装材料的基本性能可以在以下范围内调节:热膨胀系数6.5~8ppm/°C,热导率120~170 w/m°C,比重≤3g/cm3。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制备和加工特殊形状和特殊组装的封装件。此外,他们还在研制Al-Si复合材料和高导热粘接剂等电子封装材料。